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商用科技上戰場 專家:五角大廈應向烏克蘭取經
一架烏軍FPV無人機上同時搭載了PKM 7.62公厘機槍與「牛頭犬」榴彈發射器。(圖取自Telegram)〔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大量運用新軍事科技,並有著亮眼表現。《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刊登的專文描述,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政治學家斯密特(Jon Schmid)與國防分析師穆勒(Erik E. Mueller)指出,烏克蘭經驗或能為美國國防部精進軍事科技部署效率提供借鑒。
文中指出,在俄烏戰爭爆發前,烏克蘭軍購體系效率低落、欠缺透明,由國家企業烏克蘭國防工業(UkrOboronProm)主導,專家甚至曾預測該企業即將崩潰。開戰後,烏克蘭果斷拋棄舊體制,積極採用商業科技。例如,烏軍採購商用無人機並加裝炸藥攻擊俄軍,以及烏軍結合國產無人機,將蘇聯時代RKG-3反裝甲手榴彈,改裝成可空中精準投放的武器等。
斯密特與穆勒在專文中指出,烏克蘭在衝突期間最創新的快速部署方案,莫過於成立「Brave1」,該組織專責將戰場需求與國內、外技術開發者迅速對接。Brave1已提供逾400筆補助,總額逾8億烏克蘭荷林夫納(約新台幣6億1370萬元)。透過Brave1,烏克蘭成功開發出「蜂群」(Swarme)無人機和「格里塞爾達情報系統」(Griselda,烏克蘭語意為灰熊)等尖端人工智慧(AI)武器系統。
烏克蘭測試一款搭載RPG-18榴彈發射器的FPV無人機。(圖取自Telegram)兩位專家強調,儘管烏克蘭經驗無法在美國完全複製,但五角大廈仍可從中汲取至少兩項寶貴經驗:
專文陳述,首先,美國國防部應更積極採用商業科技,在許多領域之忠,商業科技更先進、價格更低。尤其在軍事衝突時期,當能力缺口驟現且情勢緊急時,採用商業科技的優勢更明顯。國防部可借鏡烏克蘭採購無人機的模式,採購較低價的商用無人機,並依任務需求快速改裝。
其次,該文論述,Brave1的成功證明政府創新機構,在衝突期間能加速武器系統的採購與部署。Brave1參考了2015年成立的美國國防創新單位(DIU),顯示五角大廈早已認可這類組織的價值。
斯密特與穆勒總結,美國國防部可從烏克蘭經驗中學習更多。例如,烏克蘭將採購權下放至排級,有效加速部署;烏克蘭也在首都基輔打造高科技軍事產業聚落。美國國防高層應從中汲取經驗,找出能為前線快速配備新科技的有效途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