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俄羅斯鑽漏洞 靠中間商買到北約禁用軍事設備
Su-34戰轟機翼尖上裝備了由KNIRTI開發的「希比內」(Khybina)電子戰系統。(圖取自俄羅斯國防部專頁)〔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軍聞網站「Defence Blog」報導,儘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國營企業Rostec旗下的卡盧加無線電工程研究所(KNIRTI),去年12月簽署價值7.2億盧布(約新台幣2.39億元)合約,採購美國與德國的電戰(EW)設備。
KNIRTI是俄羅斯蘇愷(Sukhoi)系列戰機電戰系統的主要開發商,隸屬於Rostec集團,該機構的「希比內」(Khybina)電戰系統,廣泛應用於Su-24、Su-27、Su-30、Su-33、Su-34、Su-35戰機及Su-57匿蹤戰機,並為用於干擾與防空壓制任務的特殊直升機設計相應系統。最新合約顯示,KNIRTI將擴大機載電戰系統的生產規模。
根據採購細節,KNIRTI訂購的主要設備價值6.2億盧布(約新台幣2.05億元),由德國羅德史瓦茲公司(Rohde & Schwarz)供應,設備產自德國、捷克和馬來西亞。羅德史瓦茲公司專精於先進電子設備,並為德國、挪威、加拿大等北約(NATO)國家提供軍事技術。
KNIRTI此次採購項目包含訊號分析儀、類比訊號產生器、向量網路分析儀、電源供應器和示波器。此外,KNIRTI亦撥款1億盧布(約新台幣3300萬元),向美國是德科技(Keysight)採購萬用電表及超高頻分析儀,這些設備將由馬來西亞工廠生產。
這些文件顯示了卡盧加無線電工程研究所(KNIRTI)採購用於生產電戰系統設備的相關資料。文件顯示,該機構採購了包含羅德史瓦茲公司(Rohde & Schwarz)的示波器,以及多項訊號分析儀等設備。(圖取自Telegram/Agentstvo)KNIRTI自2019年起受到美國制裁,2024年被歐盟列入制裁名單,為繞過貿易限制,KNIRTI透過中間商Gradient簽署合約,該公司承諾在2025年底前交付所有設備。採購紀錄顯示,Gradient已於2024年12月下旬,交付一台SMA100B類比訊號產生器,價值近1300萬盧布(約新台幣430萬元)。
Gradient成立於2019年,由莫斯科居民Sergey Ivanov擁有。該公司近年來在向俄羅斯國防實體提供西方技術方面角色日益重要,其首份合約為交付是德科技的訊號分析儀。儘管公司在2022年以前的年收入低於1.06億盧布(約新台幣3490萬元),但2023年營收飆升至9.65億盧布(約新台幣3.2億元)。
此事凸顯西方制裁的執行漏洞,使俄羅斯國防企業仍可藉由中間商獲取西方技術。俄羅斯軍方致力於提升電戰能力,以對付烏克蘭的無人機與精準導引武器的威脅。西方官員多次警告,軍、民兩用技術的轉讓,可能間接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