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海劍羚」飛彈系統近期再補測 配置海軍各型艦艇強化近迫防衛
24聯裝的「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系統,屬於中科院研製的戰系型「海劍羚」,可裝備在中大型軍艦上。(圖:取自中科院YT官方頻道影片)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由中科院研製的「海劍羚」飛彈系統,去年12月進行測評的補測時,「意外」的未能通過測評,經中科院與海軍協調後,將在近期進行補測。據指出,軍方對此次補測抱持高度信心,若順利通過補測,海軍將會下單採購,並且配置在各型艦艇上。
對於去年12月補測出現「意外」以致未能通過,資深軍方人士今天指出,中科院在那次補測前,已將各項複雜的戰場環境丶可能產生的各種干擾因素納進去,但補測當天的射擊環境時,海域天候極佳丶海面平靜的就像一面鏡子,「海劍羚」飛彈系統卻意外的未能精準中目標,讓原本信心滿滿的中科院及海軍官員都相當訝異。
據了解,中科院在檢討上次未能通過補測的原因後,已快速的修正相關資訊數據,並對近期即將進行的補測深表信心。
中科院是以「劍影專案」為代稱進行「海劍羚」飛彈系統的研製任務,但相較於艦射型劍二飛彈發展順利,「海劍羚」飛彈系統因為是擔任軍艦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克服海面各種雜波反應的情況下,順利攔截擊落來襲的敵方飛彈,困難度相對複雜。
海劍羚飛彈系統的作戰範圍為15公里,引爆機制採用觸發引信及近炸引信,據了解,為了提高殺傷能力,彈頭上同樣採用了CL-20型高能炸藥,中段的導引是用雷達指令導引及慣性導航,末段則採用紅外線成像導引。
軍方人士指出,「海劍羚」飛彈系統有三種衍生款,一種是放在小型作戰艦艇上的獨立型「海劍羚」飛彈系統,其次為中大型艦艇上的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第三則是陸地機動型「海劍羚」飛彈系統。
獨立型「海劍羚」為12聯裝,發射箱的上方會配有中科院開發的小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光電感測系統,至於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為24聯裝的發射箱系統,發射箱上沒有配置雷達與光電系統,完全由軍艦上的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陸地機動型「海劍羚」飛彈系統,同樣為24聯裝,另搭配有機動雷達運用。
中科院已解決「海劍羚」飛彈系統上次未能通過補測的原因,將在近期進行再次補測。圖為中科院先前在國防航太展期間,展示各款國造飛彈。圖下方往上,依次是萬劍彈丶劍二飛彈丶劍一飛彈以及海劍羚飛彈(中段為金黃色塗裝)。(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