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現役「刺針」飛彈換代倒數 美軍新一代防空利器雙強對決
美軍「史崔克」(Stryker)M-SHORAD防空型戰車在德國發射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圖取自美國陸軍官網)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美國軍事媒體《Defense News》報導,美國陸軍「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更新計畫進入關鍵階段,美國軍工巨擘RTX集團與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下稱洛馬)將於今年展開飛行測試,競逐下一代短程防空飛彈的開發計畫。
美軍正積極尋求「刺針」飛彈的接替方案,目標是開發出速度更快、抗電戰干擾能力更強,且更能有效打擊無人機等新興威脅的短程防空武器。美軍已於2023年9月分別與RTX及洛馬簽約,啟動競爭性開發計畫。目前,由RTX生產的「刺針」飛彈,是美軍臨時性「機動短程防空系統」(M-SHORAD)的主力武器,同時也以人攜式設計服役。
此項計畫原本就在美軍規劃之中,但隨著大量「刺針」飛彈運往烏克蘭協助對抗俄羅斯入侵,更新計畫的重要性已變得刻不容緩。由於美軍已停產「刺針」飛彈,現有庫存多為翻修老彈,亟需以新型武器補充。
RTX本週二(2月18日)宣布,已成功完成其「次世代短程攔截飛彈」(NGSRI)的10項子系統測試。該公司陸空防禦系統總裁拉利伯堤(Tom Laliberty)表示:「這些成功的測試是達成美軍要求的關鍵里程碑。我們有信心能快速提供一套經濟實惠、低風險且易於量產的解決方案。」
測試結果顯示,新型飛彈在實驗室及戶外環境中,其先進尋標器的作用距離均超越現役「刺針」。同時,新型火箭發動機也證實可提供更遠的攔截距離。該系統在低能見度環境下偵測、辨識空中目標的能力也有長足進展,且新型彈頭在靶場測試中,展現出對各類目標的精準且穩定的殺傷力。其他測試還涵蓋追蹤、導引、空氣動力控制、引信及安全等關鍵功能。
接下來,新飛彈將交由美國陸戰隊進行實兵測評,並預計於今年稍後進行系統飛行展示。另一方面,洛馬也已完成兩輪實兵測評,該公司飛彈與火控部門副總裁克萊茲(Randy Crites)表示,均獲得官兵正面回饋。該公司正籌備今年的多項飛行測試,聲稱其方案將同時提升載具及步兵版本的作戰效能。
美軍飛彈暨太空計畫執行辦公室主任洛薩諾少將(Frank Lozano)透露,整個競爭計畫預計耗時五年,涵蓋研發、測試認證到初期量產。前兩年,兩家廠商將各自研製少量飛彈進行測試。
RTX宣布,已成功完成其「次世代短程攔截飛彈」(NGSRI)的10項子系統測試。(圖取自RTX官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