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防秘辛》NASA探勘計畫 意外曝極圈「世紀營」大型地下核武設施

2025/02/22 19:44

去年發現的「世紀營」核武基地遺跡,建在海平面以下至少30公尺深,長達約4023公里的隧道網路,用以支持美軍在冷戰期間的「冰蟲」核武計劃,但該營地卻於1967年關閉。(圖片擷取自@mib_63的X帳號、NASA/本報合成)去年發現的「世紀營」核武基地遺跡,建在海平面以下至少30公尺深,長達約4023公里的隧道網路,用以支持美軍在冷戰期間的「冰蟲」核武計劃,但該營地卻於1967年關閉。(圖片擷取自@mib_63的X帳號、NASA/本報合成)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去(2024)年4月一次例行的空中冰層探勘中,意外在雷達上發現地下有大量設施反應,經後續進一步調查後,確認該已被廢棄的「冰底城市」,為1959年美軍秘密建造的「世紀營」(Camp Century)地下核武基地,這是「冰蟲計畫」(Project Iceworm)中,研究從北極或格陵蘭島發射核彈,打擊蘇聯的可行性。

1959年美軍秘密建造「世紀營」地下核武基地,圖片兩旁皆為鑿出的冰牆。營地是「冰蟲計畫」的一環,研究從北極或格陵蘭島發射核彈,打擊蘇聯的可行性。(圖片擷取自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1959年美軍秘密建造「世紀營」地下核武基地,圖片兩旁皆為鑿出的冰牆。營地是「冰蟲計畫」的一環,研究從北極或格陵蘭島發射核彈,打擊蘇聯的可行性。(圖片擷取自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

這項意外發現雖然已於去年在NASA的地球觀測站網站(Earth Observatory)公布,但於去年底更新調查資料後又被媒體披露。這起意外起源於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所主導的格陵蘭島冰層探勘計畫,團隊會例行用合成孔徑雷達系統,對極圈周圍冰層進行探勘,而去年4月,在格陵蘭島約125哩處發現一大片綠色光點區域,顯示海平面下100(約30公尺)處有大型設施。

去年4月,NASA團隊例行用合成孔徑雷達系統對極圈周圍冰層進行探勘,卻在格陵蘭島約125哩處發現一大片綠色光點區域,顯示海平面下有大型設施。(圖片擷取自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去年4月,NASA團隊例行用合成孔徑雷達系統對極圈周圍冰層進行探勘,卻在格陵蘭島約125哩處發現一大片綠色光點區域,顯示海平面下有大型設施。(圖片擷取自NASA地球觀測站網站)

經調查發現,這處地下設施為1959年美軍秘密興建的世紀營」核武基地遺跡,該基地建在海平面以下至少30公尺,用以支持美軍在冷戰期間的秘密計劃「冰蟲計劃」,營地透過建造長達2500英里(約4023公里)的隧道網路,研究從極圈打擊蘇聯的可能性,並隱密部署核子中程彈道飛彈(IRBM)。

測繪的地圖資料可見,該基地內部的規模之大,擁有地下鐵路、隧道等結構,以設計用來容納200名官兵與部署約600枚的核彈。然而,該基地因建設成本過高,以及冰層不斷移動導致隧道有塌陷危機,該計畫在短短4年後的1963年被中止,隨後核反應爐被拆除,基地也於1967年完全停止運作。

該基地內部的規模之大,擁有地下鐵路、隧道等結構,以設計用來容納200名官兵與部署約600枚的核彈。圖僅呈現營地的一部分。(圖片擷取自@WorldKnownledge的X帳號)該基地內部的規模之大,擁有地下鐵路、隧道等結構,以設計用來容納200名官兵與部署約600枚的核彈。圖僅呈現營地的一部分。(圖片擷取自@WorldKnownledge的X帳號)

但「世紀營」遺跡卻在極圈地留下了大量的基礎設施與廢棄物,隨著冷戰結束及大量情報資料解密,加上全球暖化加劇,愈來愈多人擔憂當時留下的20萬公升柴油、2400萬公升生物廢棄物與120萬單位放射性廢棄物等,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威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