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杜魯門號」航艦於希臘完成緊急修復 與當地業者合作投入搶修
美國海軍表示,杜魯門號航艦在完成「緊急可用性修復」(ERAV)任務後,已於23日離開希臘蘇達灣的修復地,並於昨日前往的地中海開始戰備飛行作業。圖為事發前杜魯門號訪問蘇達灣。(圖片擷取自DVIDS)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美國海軍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日前於蘇伊士運河外與商船擦撞,造成艦尾部分結構受損,經前往希臘蘇達灣(Souda Bay)與當地業者合作,執行為期5天的「緊急可用性修復」(ERAV)任務後,現已投入地中海戰備。
美國海軍昨(2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艦在完成「緊急可用性修復」(ERAV)任務後,已於23日離開希臘蘇達灣的修復地,並於昨日前往美國第六艦隊作戰區的地中海,開始例行戰備飛行作業;美國海軍能夠在世界任何地方快速修復軍艦,證明了與區域夥伴合作的作戰優勢。
「杜魯門號」於12日晚間與正剛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散裝貨輪「Besiktas-M」發生碰撞,並造成杜魯門號的右側船尾結構有撕裂傷。(美聯社/美國海軍)
新聞稿進一步指出,在部署前線的區域維護中心(Forward Deployed Regional Maintenance Center, FDRMC)帶領下,於希臘蘇達灣執行的「緊急可用性修復」僅耗時了5天,期間船員們與FDRMC人員、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orfolk,航艦原廠)和當地合作夥伴Theodoropoulos Group共同合作,針對損壞進行評估、制定修復計劃,並重新恢復船舶的防風雨完整性。
FDRMC指揮官比利(Mollie Bily)上校表示,FDRMC致力於讓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和第六艦隊的部署艦隊,隨時保持待命及戰鬥準備狀態;杜魯門號的快速修復工作,證明了FDRMC的遠征修護專業,以及與諾福克海軍造船廠與盟友行業的卓越夥伴合作。
「杜魯門號」於12日晚間,剛從希臘結束行程計畫返回紅海,準備進入埃及蘇伊士運河時,與正剛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散裝貨輪「Besiktas-M」發生碰撞,並造成杜魯門號的右側船尾結構有撕裂傷,該載重量約5.3萬噸的商船當時正準備前往羅馬尼亞。該事件也使得美國海軍祭出懲處,撤換掉「杜魯門號」艦長史諾登上校,改由「艾森豪號」艦長希爾上校代理職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