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日本正式加入「肩並肩」演習 美日菲南海聯防升級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級護衛艦「能代號」、美國海軍驅逐艦「肖普號」及菲律賓海軍巡防艦「黎薩號」3月28日在南海進行聯合巡邏。(圖取自DIVDS)〔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本將首度以「完全參與夥伴」(full-fledged participant)身分,投入4月登場的美菲「肩並肩2025」(Balikatan 2025)年度聯合軍演,並派遣海上自衛隊艦艇與美國、菲律賓海軍在南海執行聯合巡弋。此舉不僅象徵著日菲防務合作的深化,也凸顯東京在印太區域安全事務上,扮演日益積極的角色。
美國軍聞網站《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導,日本正式參與這項演訓,是奠基於多年來與菲國持續累積的防務與安全合作成果。近期預演方面,日本海自最上級護衛艦「能代號」甫於3月28日在黃岩島附近,與美國海軍伯克級神盾驅逐艦「肖普號」(USS Shoup)及菲律賓海軍巡防艦「黎薩號」(BRP Jose Rizal)完成聯合巡邏;據菲國媒體報導,當時有中國海軍艦艇在旁監控。
依據初步演習規劃,在「肩並肩2025」期間,美日菲三國艦艇將於呂宋島外海、超出12浬領海範圍的國際水域,進行一場「多邊海上演習」。
3月26日首度訪問菲律賓蘇比克灣海軍基地的日本海自最上級護衛艦「能代號」。(菲律賓海軍官方Facebook)此次適逢「肩並肩」系列演習第40屆,且將首度納入於菲律賓群島全境舉行的「全面戰鬥測試模擬」,規模盛大。預計約有1萬5千至1萬6千名來自菲律賓、澳洲、美國及日本的官兵參與。相較於往年僅派遣觀察員觀摩,日本此次的參與層級顯著提升。主要演訓活動範圍將涵蓋呂宋島、巴拉望島(Palawan)等重點區域,並延伸至南海及呂宋海峽。
儘管日菲兩國正就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進行最後階段協商,該協定目的為雙方部隊相互部署至對方領土,進行更密集的訓練提供法律框架,但日本國會能否在演習開始前批准該協定仍是未知數。然而,由於此次規劃的聯合巡弋活動地點位於公海,並非在菲國領海或領土內,因此相關分析認為,不論RAA批准進度如何,不影響該項目的執行。
日菲近年來雙邊防務合作關係,在因應南海日益升高的緊張情勢而顯著加溫。日本除透過政府貸款,協助菲律賓建置了一支由17艘巡邏艦組成的海岸防衛隊(PCG)艦隊外,更將菲律賓列為日本「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計畫的最大受惠國。僅在2023年及2024年度,東京即承諾援助價值約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億6440萬元)的裝備,涉及提升海域意識(MDA)所需的雷達、硬殼充氣艇(RHIB),以及防空雷達感測器升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