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陸軍今年度後備教召目標逾11萬人 14天教召者增2.4萬佔近半
2024年投入漢光40號演習的步兵137旅教召部隊召員。(本報資料照,記者李惠洲攝)
首次上稿:04-01 17:46
更新時間:04-01 17:53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防部推動後備戰力提升計畫已4年餘,從新編步兵旅、14天教召,再到18個縣市後備旅,國軍持續調整編制與革新訓練,充實國土防衛作戰人力;隨著縣市旅今(2025)年回歸全動署管轄,新年度教召流路也已展開。根據軍方規劃,軍方今年目標召訓近11萬人,其中14天召員較去(2024)年增加2萬多人,並將持續擴充縣市旅人力,提升動員效能。
國防部上(3)月底發布的陸軍年度施政績效報告揭露,為推動後備革新,陸軍去年底已設立專案辦公室,依據「陸威專案-後備革新議題」3年交流藍圖完成全案規劃,並持續邀集跨部門單位共擬具體實施方案。
過去基於「常後一體」目標,後備指揮部歸陸軍指揮管制,落實戰、訓、動員督管能量合一;今年回歸全動署管轄後,陸軍、後備兵力改以「常中有後」方向進行編裝調整,使常、後備部隊在同一指揮鏈下共享人、裝、訓等資源,以利後備部隊戰力恢復。而後備部下轄18個縣市後備旅,今年初已達首階段編制目標,可獨立執行營級部隊教召、整備;今年底前會續推第二階段編增,以建構24小時內的動員恢復戰力能力。
根據陸軍規劃,2025年的教召訓練上將延續「現地」模式,目標召集10萬8千942員、較去年度增加1萬4072人。圖為新竹後備旅2022年教召期間實施編制武器射擊。(後備指揮部官方Facebook)
教召訓練上,今年度延續「現地」模式,將召員帶至作戰計畫的實際戰術位置施訓,目標召集10萬8942員、相較去年度9萬4870員,增加了1萬4072人。
新制14天召訓部分,今年度預劃召集29單位、5萬1685員,比去年的2萬7564員多出2萬4301人;舊制5至7天教召則含括70單位、3萬3860員,較去年的4萬7729員減少1萬3869人,另將編實動員19單位、4417員,以及勤務召集119單位、1萬8980員,均較去年規模階有所擴大。
國軍2025年後備教召規模變化圖。(本報統整)
針對新制召訓內容,陸軍去年已加入「應用射擊、地圖閱讀及作戰計畫演練綜合評鑑」等課程;今年則開設縣市後備旅「基幹種能及助教輔訓」,同時續推協訓交流,汲取實戰經驗。在動員驗證方面,陸軍將於今年漢光41號演習期間,驗證步兵206旅全旅動員,後備指揮部則會偕同縣市政府共同開設「聯合應變指揮中心」,驗證軍民整合機制,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