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地底惡魔」或「毒氣亡魂」?俄烏激辯庫斯克管道戰
參與俄軍「溪流行動」(Operation Potok)的士兵滿身髒污、神情疲憊。據報他們在穿越黑暗的地下管道時,承受著缺氧、刺鼻氣體與酷寒的嚴峻環境。(取自X平台)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軍3月初在庫斯克(Kursk)地區發動一場利用地下天然氣管道的突襲行動,莫斯科宣傳為「史詩級勝利」,稱士兵如「地底惡魔」般奇襲成功;基輔則駁斥其為規劃不周導致的「屠殺陷阱」,聲稱早已識破並殲滅大部分入侵者。這場代號「溪流行動」(Operation Potok)的真相,似乎遠比雙方描述的更為複雜。
據報,俄軍士兵耗時數日,在庫斯克(Kursk)地區的狹窄天然氣管道內匍匐前進,利用小型推車運送裝備,試圖潛入烏克蘭防線後方。(取自X平台)
英國《電訊報》7日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俄羅斯為奪回去年遭烏軍突襲佔領的庫斯克邊境地區而發動反攻的背景下。當時烏軍已失去部分佔領區,俄軍則採鉗形攻勢步步進逼戰略重鎮蘇賈(Sudzha)。關鍵的是,行動期間,美國一度暫停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俄方官員曾揚言將利用此空窗期「造成最大損害」。
根據俄方說法,數百名(官方稱600人,有指揮官稱800人)俄軍士兵耗時數週準備,清空管道內天然氣並注入氧氣後,在完全黑暗、空氣稀薄、充滿刺鼻氣體且酷寒的直徑約1.4公尺管道內匍匐前進14.5公里,最終成功潛入烏軍後方,發動突襲並扭轉戰局。參與士兵形容過程艱辛,「恐懼又艱難」,返國者被譽為英雄,甚至有歌曲傳唱、立碑紀念。
然而,烏克蘭軍方描繪了截然不同的景象。烏軍總參謀部證實俄軍曾「嘗試」管道突襲,但強調其空中偵察單位「及時」發現管內敵軍動向。當滿身油污的俄軍士兵從管道出口現身時,立即遭到集束彈藥等火力「偵測、封鎖並摧毀」。烏軍方及軍事部落客形容現場如同「血洗」,宣稱「數百名」俄軍士兵在抵達出口前,就已在管道內因窒息或吸入甲烷等有毒氣體而死亡。
報導指出,多名參與行動的俄軍士兵事後出現嚴重化學性肺灼傷,掃描顯示肺部堵塞、異常腫脹。俄軍特種部隊醫生形容症狀如「雪崩」般惡化為肺炎與呼吸衰竭,稱「世界首見」。俄官方未評論傷亡,但有未經證實的影片顯示管內堆疊著遺體。
分析人士與軍事部落客認為,真相介於兩者之間。烏克蘭無人機確實拍到俄軍步兵從管道出口出現的畫面,顯示俄軍並未達成完全奇襲,烏軍已有所準備。然而,烏軍當時可能未部署足夠地面部隊攔截,主要依賴無人機和砲火反制。
對於此行動是否為俄軍奪回蘇賈的關鍵,分析意見分歧。俄官媒將蘇賈易手歸功於「溪流行動」的成功。但包括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及烏克蘭前安全官員斯圖帕克(Ivan Stupak)在內的專家認為,在行動發起時,烏軍已因資源有限、傷亡慘重、兵力懸殊及美國情報中斷等多重因素而準備撤離蘇賈周邊。
斯圖帕克估計,此任務導致「數百名」俄軍士兵喪生,認為這次行動更像是一齣「聖經故事」般的英雄神話,而非實際戰略轉捩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