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直擊!日海自「飛鳥號」搭載新砲塔 或測試次代電磁砲
日本海上自衛隊實驗艦「飛鳥號」 (JS Asuka) 上的新型電磁軌道砲塔,具備稜角設計,與先前官方報告中該艦曾進行電磁軌道砲測試的描述相符。(圖: X/モリジュン)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實驗艦「飛鳥號」(JS Asuka, ASE-6102) 近日在港口曝光一座棱角分明的新型砲塔,疑似新一代電磁軌道砲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引發熱議。
軍事新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推特用戶モリジュン (Morijun) 4月9日於參訪日本海軍基地 (疑為橫須賀) 時拍攝並上傳照片,砲塔設計與官方報導吻合。據悉,「飛鳥號」2023年已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艦載電磁軌道砲海上試射,此次新砲塔現身,顯示日本電磁武器研發再進一步。
「飛鳥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專用測試平台,1995年服役,由住友重機械工業打造,造價約278.39億日圓 (約新台幣62.2億元) 。長151公尺、排水量6200噸的該艦,配備COGLAG推進系統,最高航速27節,承載72名核心船員與100名測試人員。自服役以來,它試驗過雷達、聲納、飛彈與推進技術等裝備,其中電磁軌道砲是最具前瞻性的項目之一。
今日は軍港めぐりで????????海上自衛隊試験艦「あすか ASE-6102」のレールガンと思われるものが見えました????
— モリジュン (@HNlEHupY4Nr6hRM) April 9, 2025
砲台と砲身が角張った形状です???? pic.twitter.com/OuRHhqU4I1
日本防衛裝備廳 (ATLA) 自2010年代中期投入電磁技術研究,2016年起開發40公厘口徑軌道砲,追求超高速動能應用於防空與水面作戰。2022年前,地面測試達120次射擊紀錄,彈速逾每秒2000公尺。2023年10月,「飛鳥號」搭載6公尺長、8噸重的軌道砲與5兆焦耳供電系統,完成海上首射,發射320克彈丸,展現技術突破。
除自主研發,日本也與美、法、德合作,2023年起派員赴美國海軍機構交流,並於2024年5月與法德簽署技術共享協議。
防衛省計畫2027年前完成反艦用小口徑軌道砲原型,2028年推出中口徑防空型,同時縮減供電系統體積。此舉旨在反制極音速武器威脅,強化遠程攔截能力。新砲塔曝光,凸顯日本軍事科技的野心與進展。
日本海上自衛隊實驗艦「飛鳥號」(ASE-6102)是獨一無二的測試平台,專門用於測試未來裝備。(圖: X/モリジュ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