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美核潛艦售澳計畫受挑戰 台海角色成焦點
美國質疑澳洲決心,核潛艦軍售添變數;圖為澳洲現役柯林斯級潛艦編隊。(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路透》10日獨家披露,「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 (AUKUS) 下的美國對澳核潛艦軍售計畫面臨新挑戰。川普政府關稅政策以及華府對澳洲在潛在台海衝突中嚇阻角色的疑慮,使計畫前景蒙上陰影。
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上月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會談後表示,美國能否提升潛艦產能以滿足自身需求,將決定澳洲2032年起能否按計畫購買三艘維吉尼亞級 (Virginia-class) 核潛艦。此外,澳方需在2025年前支付20億美元協助升級美國船廠,而川普政府已要求增加此筆款項。
更為關鍵的是,華府日益憂慮澳洲對在台海衝突中動用核潛艦對抗中國的態度猶豫不決。哈德遜研究所專家克拉克 (Bryan Clark) 指出,有效嚇阻需要「在和平時期就討論戰時使用方式,但澳洲官方尚未展現此類意願」。
他透露,在一場模擬「中國封鎖台灣」的兵推中,澳洲國防軍 (ADF) 指揮官未選擇使用核潛艦攻擊南海中國目標,而是側重以空中力量、無人機和飛彈保護本土北部通道,並將潛艦部署在靠近澳洲的水域監控。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及海軍聽證會的證詞也呼應此顧慮,指出「坎培拉未明確表態其軍隊是否會在因台灣引發的衝突中與美國並肩作戰」。隨著美軍將2027年設為對中國衝突整備期限,釐清澳洲在台海危機中的角色變得尤為迫切。
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狄恩 (Peter Dean) 分析,若發生「台灣突發狀況」,澳洲可能不直接介入,優先保護本土作為美軍前進基地。作為《國防戰略檢討》(DSR) 共同作者,狄恩的觀點影響了艾班尼斯政府的國防戰略調整。
克拉克建議初期由美英潛艦駐紮伯斯 (Perth),利用澳洲維修設施提供嚇阻力,同時讓澳洲專注發展無人系統。澳洲潛艦署則強調核潛艦是其「拒止戰略」(strategy of denial)的核心。五角大廈與白宮國安會皆重申將按計畫推進AUKUS。
儘管獲兩大政黨支持,未能取得川普關稅豁免已引發澳洲國內不滿,使協議面臨更嚴格公眾審視。即將到來的大選若產生懸峙國會,對協議持疑的獨立派可能獲得更大影響力。
AUKUS計畫長達三十年:2027年起美英潛艦輪駐西澳史特靈基地;2032年起澳洲接收維吉尼亞級潛艦;2040年澳英共造潛艦就緒。狄恩強調購買潛艦的必要性,否則「將國防外包給他國到無法接受的程度」。
促成協議的前總理莫里森直言,協議旨在嚇阻「中國威脅」,並認為增加美英潛艦在澳部署能更早帶來嚇阻效果。相比之下,現任總理艾班尼斯對中態度較為保留,引發反對黨批評。澳洲工黨政府已於2023年將購買維吉尼亞級潛艦納入AUKUS協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