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日本近岸巡邏艦開造 艦艉甲板可起降無人機強化情監偵
為強化濱海監視和早期預警能量,日本防衛省現正委由日本海洋聯合(JMU)建造前四艘近岸巡邏艦,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先後下水,後年正式服役。(擷自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官方文件)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為提升濱海監視、早期預警能力,日本防衛省前(2023)年拍板定案的新型近海巡邏艦(OPV),現已在神奈川縣境內展開建造工作,全案預劃建造12艘,首批4艘目前正在建造中,可望於今(2025)年底至明(2026)年初先後下水,後(2027)年率先服役。
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指出,日本防衛省近期出版的公關刊物指出,日本自衛隊委由宣布「日本海洋聯合」(JMU)建造的近岸巡邏艦(OPV),首批4艘今年2月已在該公司的在橫濱市廠區展開;報導寫道,這4艘艦將分批完工、先後下水,頭二艘預計今年11月下水,後二艘則在明(2026)年3月下水,並在後(2027)年正式服役。
根據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ATLA)公開資訊,這款近岸巡邏艦排水量約1920噸、搭載全柴聯合動力主機(CODLAD),最大航速不小於20節(約時速37公里);主武器為一門30公厘機砲,艦艉則設有起降甲板,但有高機率會作為無人機部署之用。
根據日本防衛省預算規劃,海自將採購6架V-BAT無人機,作為新型近岸巡邏艦的空中儎台。(美國Shield AI公司官網)
美國國防科技公司「Shield AI」今年一月曾宣布,將為日本生產V-BAT無人飛行載具,協助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使其整合現役水面艦,強化情監偵(ISR)能力。根據今年財年預算,日本防衛省將編列40億日元(約新台幣9064萬)預算,買入6架同型機與近海巡邏艦互為搭配。
報導進一步寫道,防衛省指出,近岸巡邏艦的運作將高度自動化、無人化,因此,這類船的人員編制也將比多用途護衛艦(FFM)少,僅需30人即可,將日本海自缺人的衝擊減到最小,有效遂行海上監視與警戒任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