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型無人艇6月「大比武」引矚目 6家國內外廠商報名爭高下
由中信造船打造的無人艇,近來被軍網友發現頻頻在海域進行測試,研判應是為今年六月的無人艇大比武測試暖身。(資料照,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科院在今年2月發出「比武召集令」,邀請具有攻擊型無人艇研製能力的國內外廠商,共同參加今年6月於蘇澳外海舉行的性能測試,由於後續牽動的是未來近千艘無人艇的採購案,金額相當龐大,引起國內外矚目。消息人士今天表示,目前已有6家國內外廠商表達報告意願,並有其他國際廠商洽詢中,屆時蘇澳外海的性能比拼精彩可期。
據了解,國外廠商若要參加我國的無人艇性能測試,必須要附上該國的裝備系統輸出許可證明,也因此,6月的性能測試時,除了國內廠商之外,真正能有多少家國際廠商能夠上場出海測試,還存有變數,但除了動態性能測試之外,至少會有地面的展示,同樣是「國際賽事」。
中科院在今年六月將進行攻擊型無人機的測試比拼。圖為一艘國造無人艇在宜蘭近海停泊、活動。(李忠衛授權提供)
中科院去年啟動代號「快奇專案」的科研案,研發裝載炸藥、可遠端導控遂行自殺攻擊的無人艇,期盼於今年底完成作戰測評。不過,由於台船、中信、龍德等國內造船業者,也對無人艇的領域有著深厚興趣,並且各自研製出無人艇的原型艇,為使攻擊型無人艇擁有最佳規格,中科院日前發布邀商公告,邀請具有同類型產品的廠商,今年6月在宜蘭蘇澳外海與「快奇」艇一同進行測試,待日後軍種提出採購需求時,這些測試收穫,就會成為裝備規格最佳化的重要依據。
此外,根據政府部門發佈的射擊通報顯示,中科院預定在本月22日,於台灣本島東北沿海進行系統測試,系統測試地點為蘇澳外海,管制範圍由ABCD四座標點串連起來,為一個向外海延伸的長條型管制區,高度起算僅標示MSL (海平面高度),同時沒有像飛彈丶火砲射擊測試一般會標註最大彈道高度。至於這項測試,是否與6月的無人艇性能測試有關,相關單位則不做評論。
台船丶中信丶龍德等國內廠商打造的無人艇已陸續公開,目前都是以水面型無人艇為主,另據指出,海軍還計畫打造的「半潛式自殺無人艇」,船體大部分是在水面以下,減少遭到敵艦發現丶鎖定的機率,快速機動方式突破共艦防護火力,並以無人艇上裝載的大量炸藥癱瘓丶擊毀共艦。
台船研發的無人船(USV)「奮進魔鬼魚號(Endeavor Manta,簡稱:魔鬼魚)」在今年3月25日亮相。(資料照,記者李惠洲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