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圖解》「拖式2B」防護升級大開箱! 解析你不知道的新飛彈車
我國向美採購的拖式2B飛彈車,於上周末駛入逢甲大學供民眾「超近距離」觀賞,不只外觀,連車內的樣貌都可一睹拍攝。本報以圖解的形式,帶您更認識這款最新裝備的各項細節。(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記者劉宇捷/台中報導〕我國向美採購的拖式2B飛彈車已陸續到貨接裝,這些「新車」近日配合台中威逸盃模型賽暨全民國防活動,特別於駛入逢甲大學供民眾「超近距離」觀賞,不只外觀,連車內的樣貌都可一睹拍攝,甚至比基地開放還親民!本報以圖解的形式,帶您更認識這款最新裝備的各項細節。
為配合全民國防推廣活動,國軍於19、20日出動新式M1167拖式裝甲悍馬車(拖式2B飛彈車),在逢甲大學進行裝備陳展;現場官兵介紹,拖式2B飛彈車在防護、車內設備及武裝的大幅升級下,並不會影響機動性能,且在戰時僅需花3分鐘即可完成架設、投入作戰。
罕見公開的拖式2B飛彈車內視角,可見車頂砲座環與射手防護腰帶。(記者劉宇捷攝)
防護提升,但速度不降
現場解說官兵表示,新式飛彈車全車採用防護鋼板與防彈玻璃包覆,全車能抵抗7.62公厘的子彈射擊,車底也設有鋼板,亦能一定程度的防護地雷及手榴彈等爆炸裝置,防彈玻璃部分,也能抵抗至少3發的同口徑子彈;而車輪部分,也採用可抵禦小口徑子彈射擊的設計;記者實際體驗開關門,即能明顯感受到無論是推門或是扭動門把,都需出大於平時關車門至少5倍大的力氣。
車內布局大致與舊款相同,但是新增了空調與環控系統,為乘組員提供更好的操作環境。(記者劉宇捷攝)
有趣的是,這些重大升級看似為車體增加了不少重量,但官兵表示,這並不會影響該車的機動性能,因為新式的引擎也同步增加了「渦輪」裝置,因此即便全車重量提升到了5.9噸,依然能跑出時速113公里的高速,實際開起來「力道蠻大的」、「操縱感覺比傳統的悍馬還靈敏」。
新式飛彈系統,3分鐘內安裝作戰
而拖式飛彈車最重要的武裝升級在於車體上方的BGM-71(TOW)拖式飛彈武器系統,在觀測介面上有別於傳統的拖式飛彈車,整合日間光學、夜間紅外線觀測、紅外線測距三大功能為一體,並新增遙控手把及按鈕,可更精確的瞄準、操控修正目標,彈體使用最新無導線版的TOW2B-RF飛彈,射手可自行設定平攻或攻頂,大幅提升作戰彈性。
新的拖式飛彈系統在觀測介面上,整合了日間光學、夜間紅外線觀測、紅外線測距三大功能為一體,並新增遙控手把及按鈕,可更精確的瞄準、修正。(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新型拖式飛彈車的射手操作視角,可見目鏡與空的飛彈發射筒尾部。(記者劉宇捷攝)
一般來說,一輛拖式2B的車組員由車長、駕駛、砲手與副砲手4人組成,在戰時環境下,車組人員須在3分鐘的時間內架設好並投入作戰,射擊標準則是要求30分鐘內完成28發射擊。而飛彈車的後部車廂可搭載至少5枚的備用彈,發射系統設計為可快速拆卸更換的形式,射手可簡易將發射後的空筒取下,並透過車體與艙間的小門提取新彈藥,接者迅速安裝至可發射狀態。
飛彈車的後部車廂可搭載至少5枚的備用彈,發射系統設計為可快速拆卸更換的形式,射手可簡易將發射後的空筒取下,並透過車體與艙間的小門提取新彈藥。(記者劉宇捷攝)
終於有環控冷氣了!
新式飛彈車的砲塔跟舊式相同,具有360度旋轉的能力,下方設有射手防護帶,除可作為腰部保護外,也提供射手短暫乘座休息使用。至於車內布局大致與舊款相同,但是新增了空調與環控系統,這樣的設計一部分是起源於美軍須在寒冷的冬天為引擎保溫,以利發動起來,不過同時也能為乘組員提供更好的操作環境。
此次拖式2B飛彈車近距離展演,不僅展現國軍裝備現代化成果,也以親民方式拉近軍民之間的距離;透過現地體驗,讓戰場科技不再遙遠,更讓過往生硬的國防議題,走進你我的日常與心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