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抗俄、疑美夾擊 北歐「四國聯防」成歐洲安全新支柱

2025/04/24 13:27

抗俄、疑美夾擊 北歐「四國聯防」成歐洲安全新支柱挪威皇家空軍2023年9月21日在一次聯合軍事演習中,操作2架F-35A戰機,成功降落在芬蘭中部泰爾沃(Tervo)的高速公路上,並在加油後再度起飛,創下了F-35A戰機於公路成功起降的先例。(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曾以和平努力與舒適生活聞名的北歐國家,如今正迅速轉型成為歐洲防務楷模。面對俄羅斯威脅與美國安全承諾搖擺,瑞典、芬蘭、挪威、丹麥四國正帶頭扭轉長期裁軍趨勢,展現前所未有的區域安全合作。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四國人均軍援烏克蘭位居歐洲前列。單一國家難與俄羅斯匹敵,但整合後的北歐經濟規模與俄相當,軍事潛力可觀。瑞芬加入北約後,區域軍力整合加速:瑞典貢獻先進國防工業,包括潛艦、「獅鷲」戰機與Stridsvagn 122戰車(豹2A5瑞典版);挪威專長北極海域作戰;芬蘭擁有歐洲密度最高的常備軍與砲兵;丹麥特戰部隊積累豐富實戰經驗。(冰島無常備軍)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希亞拉梅拉(Eric Ciaramella)指出:「北歐已形成一個具經濟資源潛力的集團,能發展整合型國防體系,其威脅認知與政治意志獨特。」對俄羅斯威脅的共識讓北歐團結達到近代高峰。丹麥情報機構警告,俄羅斯可能在三至五年內對歐洲北約成員開戰。

前北約秘書長史、現任挪威央行總裁史托騰柏格托騰柏格表示:「這是自15世紀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以來,北歐首次統一安全政策。」2023年成立的聯合北歐空軍司令部,以及「北歐防務合作組織」(Nordefco)至2030年的防禦藍圖,彰顯具體進展。

此轉型不僅彌補冷戰後國防縮減,也回應對美國可靠性的憂慮。尤其丹麥,其領土格陵蘭曾遭川普威脅吞併,促使軍費兩年內猛增70%。丹麥國防學院副教授雅各布森直言:「這是恐慌反應,我們對美國失去信心,若北約不可靠,北歐合作是備選方案。」

各國積極行動:芬蘭可迅速動員28萬兵力,近90萬後備軍人待命,地下掩體可庇護大多數國民,正考慮退出《渥太華公約》重啟地雷部署;瑞典武器系統領先全球,徵兵制因高標準成為菁英象徵;挪威計劃2025年援烏金額倍增至80億美元;丹麥總理不排除領土部署核武,並創新「丹麥模式」資助烏克蘭本土武器生產。

大大西洋理事會北歐區主任維斯蘭德(Anna Wieslander)認為,北歐國防工業的緊密連結發出強烈訊號。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佩蘇(Matti Pesu)表示,這一聯盟不僅是黑海地區等合作範本,更是防範跨大西洋聯盟因川普變數瓦解的「B計畫」。儘管未來在派兵烏克蘭維和等議題上立場或分歧,當前北歐集團已成歐洲防務新標杆。

瑞典軍方的裝甲車輛在北部博登(Boden)附近參與軍事演習。面對區域安全情勢轉變,擁有先進國防工業的瑞典,正與其他北歐國家加強軍事整合,提升共同防禦能力。(法新社資料照)瑞典軍方的裝甲車輛在北部博登(Boden)附近參與軍事演習。面對區域安全情勢轉變,擁有先進國防工業的瑞典,正與其他北歐國家加強軍事整合,提升共同防禦能力。(法新社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