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祕辛》超過5000位賓客觀禮 台灣空前絕後的跳傘結婚 名動國際
正在空中實施高空跳傘隊形變換訓練的「神龍小組」。(圖:黎明文化出版授權提供)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我國陸軍特戰空降部隊,以高空跳傘丶高空滲透任務聞名國際,成為亞洲第一個擁有「高空滲透小組」的國家,這些萬中取一的成員當年有許多壯舉,不僅是名動國際,更成為台灣空前絕後的美談,試問:先決定要跳傘結婚,再讓新娘學跳傘,新娘竟然還一口答應!這種挑戰丶冒險而又極其令人心動的情節,有哪個偶像劇寫的出來?
陸軍的特空降部隊(傘兵部隊)訓練極其嚴格丶與生命搏鬥,經常命懸一線的傘兵們,部隊軍風尤其大膽丶開放、勇敢與具有創意,是其他三軍部隊難以望其項背的。軍事作家黃竣民在最新出版的著作「空降神兵」一書中,就提到當年轟動國際的我國特戰空降部隊跳傘結婚一事,不僅是新人跳傘,機上搭載包括有「傘兵龍頭」美名的張輯善,及趙富奇等12名傘兵界的傳奇人物擔任儐相,一起從空中跳下,為這一場世紀婚禮增添驚奇。
黃竣民書中寫著,1959年12月12日鄭清廉、馮秀英這一對情侶,就在五千觀眾齊聚的潮州空降場上完成這一項歷史性的婚禮,當時不僅台灣媒體,就連美聯社、合眾國際社、美國星條旗報、哥倫比亞電視台以及米高梅電視台都前來採訪此一舉世空前的跳傘結婚壯舉。當時為兩人證婚的證婚人是空軍聯隊長,也是獲頒過青天白日勳章的顧兆祥將軍,而男方主婚人為俞伯音將軍、女方主婚人是屏東縣長林石城,這陣仗有沒有比現在的集團結婚更高調、更令新人永誌難忘呢?
鄭清廉、馮秀英的公子鄭鴻翔,曾將父母這段名動國際的跳傘結婚過程,以「中華民國第一對跳傘結婚」為題,投書在退輔會榮民文化網,本報軍武頻道經退輔會協助,取得鄭鴻翔同意並授權全文轉載,讓這段66年前,發生在台灣空前絕後丶精彩絕倫跳傘婚禮過程,分享給國人知曉。
1959年12月12日鄭清廉、馮秀英在五千觀眾齊聚的潮州空降場上,完成我國跳傘結婚這一項歷史性的婚禮,當時空前絕後的壯舉,吸引各大國際媒體來台採訪報導。(圖:本報經退輔會協助,取得取得鄭鴻翔先生同意並授權全文轉載。)
以下為「中華民國第一對跳傘結婚」全文:
跳傘結婚,相信是許多愛好跳傘的青年朋友們最希望做的一件事,但是這種時髦的結婚方式,早在民國四十八年父親就曾創舉過。接下來,將這段跳傘結婚的故事,為您細細道來,關於父親~鄭清廉中校傳奇的的歷史。
鄭清廉中校,河南人,於民國十九年出生。他是在民國三十六年抗戰勝利後於河南信陽在傘兵招考時入伍。據父親表示,當時國人普遍認為傘兵是一種新興的兵種,相當具有挑戰性。在年輕人熱血澎湃的報國心中,最需要吃苦耐勞的傘兵,的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父親二話不說立即投入了傘兵考試的行列,錄取之後到漢口集合編成第八隊﹝代號『可法』﹞,前往南京岔路口進行跳傘訓練並完成三次空中跳傘活動。而後至徐州一個星期﹝民國三十七年﹞,隨即又前往山東賀澤、金香一帶參加剿匪的軍事行動,此時父親已是上等兵之身。
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原本部隊奉命開往台灣整訓,但抵達上海時為當時京滬抗警備總司令湯伯恩將軍報請層峰核准留滬擔任江防及市區守備任務。故部隊留在上海並參加上海保衛戰,父親並因戰功一路升上排長一職。但此時上海已受共軍的大小包圍,經過一陣努力仍然無法保住上海,部隊遂在三十八年二月撤守轉進台灣。 抵達台灣之後因應國防部要求,凡在大陸時期遇戰功升任軍官一職者,須補受軍官訓。所以父親也成了部隊第一批前往軍官訓練班的其中一員,畢業之後繼續回到部隊服務。
民國四十二年父親以少尉軍階及優異的體育專長考入政戰學校,並於四十五年畢業後分發至基隆擔任海軍體育教官。民國四十七初年國防部緊急通令,凡受過傘訓者立即原單位,這個緊急通令在當時被解讀為準備反攻大陸。 結果沒想到,在同年底即爆發了著名的八二三砲,當時父親擔任傘訓教官,也隨金門地區遭吃緊的砲擊封鎖而加入了空投運補的行列,隨著飛機的起飛在機上的父親也要隨時準備空投彈藥糧食至金門前線地區。
依照後來父親的說法,當時空中運補最主要的作用在於維繫金門地區的民心士氣,如同美軍柏林空投一般,讓戰區中的軍民百姓,抬頭一看就可以看到屬於國軍的飛機而不會感到孤立無援。事實上在當時幾乎常可看到飛機空投物資,也的確維繫了金門地區軍民的信心。隨著共軍在短短的一個半月後宣布停火一週、兩週,乃至於到後頭的『單打雙不打』,空投任務也在十月二十六日宣告終止。所有參加空投作業的官兵,也獲頒了空投紀念獎章一枚。
在翌年,父親也完成了終生大事,與一起參加『跳傘結婚』的母親~馮秀英女士締結連理。隨後調任步兵連連長、副營長、參謀官等職務,並於五十七年轉往陸軍士校服務,隔年又轉往陸軍官校服務了十五年,最後在民國七十四年以中校資歷退伍。期間跳傘次數總共整整一百次﹝包含鐵漢傘﹞,並在擔任傘訓教官期間為國軍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傘兵健兒。
接著,就要來好好的介紹一下父親輝煌的跳傘結婚了!這場盛大的婚禮,在當時真的是響譽中外。台灣各大媒體的報導自然不在話下,就連美國的美聯社、合眾國際社、美國星條報、哥倫比亞電視台以及米高梅電視台,都前來採訪此一在台灣舉世空前的跳傘結婚典禮。
先談談當初他們認識的經過,父親與苗栗泰雅族的母親~馮秀英小姐是在民國四十七年在高雄鳳山認識的,後來官拜上尉的父親將時年十七歲母親帶進大武營,於傘兵俱樂部任服務生,以便就近照顧。在擔任服務生的期間,其實也有許多追求者,但是卻絲毫不能動搖母親對於愛情的堅定。
而當年底八二三砲戰開始,父親奉命擔任空投人員時,家母真是心理頭七上八下,成天就緊張自己的情人哪天有生命危險,只要有回報空投機遭到擊落,家母就會擔心個大半天。好不容易挨過了任務結束父親安全歸來,母親才放下了心中的那顆大石頭。而凱旋歸來的父親,也才抱定決心向母親~馮秀英小姐求婚,這對曾經歷生離死別的愛侶,最後總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於是兩人於民國四十八年初訂婚,後來有一天,父親照例前往傘兵俱樂部找母親時,開玩笑問她敢不敢跳傘?沒想到母親馬上就回他一句〝有什麼不敢的,跳就跳啊!〞加上同僚們一直鼓動他們去申請跳傘結婚,兩人就小心翼翼計劃並將簽呈呈上時任陸軍空降步兵教導團團長俞伯音將軍。更沒想到俞將軍竟然一口答應,並指派專人協助協調空軍有關籌備跳傘結婚事宜,小倆口就這樣開始進行跳傘結婚的計劃了。
這麼一來,先要準備的,就是母親的傘訓了。當過傘兵的都知道,跳傘訓練所需要學習的動作雖然只有幾個步驟,練起來卻相當不簡單,就看到母親在幾位教官的協助下,利用士兵操課完的時間在傘訓場開始練習。教官們雖然也替她高興,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也不能大意,所有標準都比照傘訓新兵處理,就看到母親一人頂著烈日,肌肉酸痛的在練習各項標準動作,只為了能將對她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可以完美的演出。
終於,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結婚當天在由樂隊演奏聲中,禮車緩緩駛進屏東機場。令兩人驚訝的是,空軍為了響應這場跳傘結婚,特別將一架飛機改裝成結婚專機,編號 326 的 C-46 運輸機,佈置得如同結婚典禮場地一般,從機頭到機尾、機艙與機上門窗,處處都懸旗結綵。在登機前,具有泰雅族一付好歌喉的新娘馮秀英小姐,還被現場起鬨的空軍官兵們要求,在場演唱了一首〝高山情歌〞以及〝阿里山的姑娘〞才被核准登機。
在早上九點十五分專機與陪機共兩架飛機正式起飛,於十七分鐘後抵達潮州空降場上空,此時潮州空降場早已湧進逾五千人以上的觀眾。在一千兩百英呎的高空中,首先由介紹人甘志誠上尉、謝崇正上尉率先跳出揭開此一序幕。然後飛機又盤旋了一圈,再由兩位男儐相楊金海與栗樹林上尉伴同新郎新娘跳離機艙,最後由再度盤旋一圈的陪機,將另外十二位化妝成各種不同造型的跳傘軍官﹝註﹞一起跳出,與四大包空投禮品,一同降落在潮州空降場。新郎穿著草綠服白色頭盔,新娘著橘色連身服紅色頭盔,分別由機門兩側一同跳出。新娘在落地時摔了一跤,但是僅離二十公尺外降落的新郎立即脫傘奔向新娘並與以參扶,在眾人面前緊緊擁抱熱吻,猶如一隻翩翩的輕燕,投入了力士的懷抱裡。
十時二十分,樂聲復起,隨著音樂的旋律兩人步入禮堂,首先由空降部隊俞伯音將軍頒授跳傘榮譽及格證書以跳傘紀念章。接著舉行法定的結婚程序,由空軍隊長顧兆祥將軍為兩人證婚,包含男方主婚人俞伯音將軍、女方主婚人屏東縣長林石城,現場所有嘉賓,為這對新人寄上最誠摯的祝福。男方是天兵天將,女方是仙女下凡,這一對勇敢的愛侶,就在潮州空降場以降落傘搭蓋的禮堂中,圓滿結束婚禮。
父親~鄭清廉中校已於民國九十一年底安祥辭世。每逢提起這一段往事,在他的神情當中,依然可以看出他對加入空降部隊的無悔,以及當時跳傘結婚時轟動中外的驕傲。伴隨在一旁的母親,年輕時候的喜悅亦躍然臉上,瞬間感覺兩人好像回到當初結婚的那段時光。留下這段令人永遠難忘的故事,相信在兩人一生當中,永遠會是最光榮且驕傲的回憶。
作者:鄭鴻翔 先生﹝大陸時期空降部隊代名~鴻翔﹞是海軍少校軍官退伍,軍校時期因父母轟烈事蹟,同學均以綽號〝跳傘〞為名。雖綽號〝跳傘〞,但卻沒跳過傘,只因為在當時南部地區的眷村中以考進海軍官校為首選。
﹝註:十二位跳傘軍官分別為趙少良、張敬河、張寶六、高鵬、郭舒民、趙富奇、張輯善、楊鳳舞、劉明春、莊誠修、王俊、李文康。當時他們穿著各種不同造型的服裝,有陸海空軍軍官禮服,有學生制服,也有一般工作服以及西部牛仔的服裝。﹞
張輯善一家三口都曾是「神龍小組」的成員,能一起跳傘表演而傳為佳話。(圖:黎明文化公司授權提供,取自黃竣民著作「空降神兵」一書)
神龍小組唯一的女性成員-鄧潔教官過去曾是陸軍601旅飛保廠航材庫組長時,目睹神龍小組精湛的跳傘表演後,她毅然報名參訓神龍小組的全軍招募。(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