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為中科院背書:紅隼射程數據為400公尺、成本10萬有合理性
圖為陸軍先前公開一年期義務役役男「基地戰力鑑測」實況,並由役男實彈發射紅隼火箭彈。(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羅添斌/核稿編輯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國造紅隼火箭彈射擊成效報告出爐,先前民間、媒體對於紅隼火箭彈質疑聲音,使用者陸軍終於出面發話,指出紅隼火箭彈射程可達400公尺,有關南測步校發射時之220公尺媒體數據,係因場地受限之測試參數。
此外,媒體所指66火箭彈及AT4之2萬及4.7萬價格,是數十年前採購價,陸軍去年詢問美軍M72A8價格為每枚34萬,顯見紅隼10萬成本仍有合理性。
根據國防部向立院送交之預算解凍報告,陸軍表示,中科院已針對「紅隼火箭彈」參照美軍技令規範(MIL-STD-2105D 5.2.6) 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測試標準AOP-4256,依紅隼火箭彈彈頭大小、炸距及安全防護設計測試治具,以軋壓均質裝甲 (RHA)400mm作為測試基材,完成穿甲測試,確認穿甲深度可達300mm以上,測試方法均符合國際規範 。
陸軍指出,紅隼火箭彈係於民國102年海軍陸戰隊完成作戰測評,有效射程可達400公尺,經查日前陸軍步兵訓練學校所公佈媒體之數據,為場地受限下測試之參數,故應仍以中科院測驗數據為主;陸戰隊每梯旅於三軍聯訓基地經火術彈兵戰術背負運動後射擊狀況均能命中目標,海陸及憲兵等單位當前仍持續等補紅隼火箭彈取代66火箭彈。
陸軍表示,目前新聞所揭66火箭彈新台幣2萬元及AT4火箭彈4萬7千元價格,分為民國75年及82年向美採購單價,為確認紅隼火箭彈售價合理性,陸軍去年曾洽美詢問66公厘火箭彈供售價格,M72A8式報價每枚1萬872美元(約新臺幣34萬7940元),約紅隼火箭彈3.5倍,相較國際現行反裝甲火箭彈價格尚屬合理。
陸軍指出,現代個人反裝甲火箭彈為有效提升彈頭破壞、穿甲力、延長射程,以更先進耐高溫、高壓之結構材料研製,導致重量增加趨勢。
因此,為適應未來多樣化戰場需求,中科院刻正針對「紅隼二型」火箭彈的「室內射擊」丶「預測目標」丶「串列彈頭」及「減輕重量」等四項目持續研發,減重部分已由原本7.6公斤減至5.1公斤,將再優化減重至4公斤以下,全案測試將在114年底前完成研發測試。
針對目前規劃,陸軍指出,「室內射擊」部分,規劃於原發射器後方,加裝衝擊抑制機構模組,以降低筒後火焰、衝擊溫度、壓力。目前已完成雛型設計,並依美國陸軍ATP3-21.8規範測試,於今年4月執行。
串列彈頭部分,陸軍表示,串列彈藥屬雙錐孔設計,與現行紅隼二型構型不同,需重新審視作戰需求再另行開發設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