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烏克蘭自殺無人船動搖航艦地位 南韓棄航艦轉「無人機指揮艦」

2025/05/13 11:41

南韓海軍決定放棄輕型航空母艦搭載F-35B戰機計劃,轉而開發能部署多種軍用無人機的「多用途無人指揮艦」。圖為原計畫的輕型航空母艦。(圖片取自南韓海軍)南韓海軍決定放棄輕型航空母艦搭載F-35B戰機計劃,轉而開發能部署多種軍用無人機的「多用途無人指揮艦」。圖為原計畫的輕型航空母艦。(圖片取自南韓海軍)

羅添斌/核稿編輯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烏克蘭以無人船實施海戰,擊沉多艘大型俄羅斯軍艦,受此影響,南韓海軍決定放棄輕型航空母艦搭載F-35B戰機計劃,轉而開發能部署多種軍用無人機的「多用途無人指揮艦」。

軍聞網站「Defense Blog」報導,南韓於文在寅政府時期主張的「多功能大型運輸艦-Ⅱ」計畫,預計2033年前建造一艘3萬噸級、260公尺長、40公尺寬的輕型航艦,搭載20架F-35B,總經費約7兆韓元(約新台幣1500億),包含艦體造價2.5兆韓元及F-35B每架1500至2000億韓元的費用。

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因成本效益與地緣政治需求存疑,計畫一度中斷。對此南韓國會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修正,將早先的輕型航空母艦計畫,重新命名為「多用途無人載人綜合指揮艦」計畫。

南韓海軍指出,人工智慧和無人機戰爭取得了快速進展,混合無人系統更適合未來的作戰環境。雖然新計劃的指揮艦,外型與尺寸與之前的輕航艦相似,但是不再需要F-35B後,總體項本將大幅下降,可節省近10億美元。

同時,新的綜合指揮艦將搭載數十架無人機,包括作戰無人機、滯空彈藥,以及無人偵察平台,但仍將搭載少量的載人直升機。

《朝鮮日報》報導,此舉反映人工智慧與無人技術進展,以及北韓核武威脅升級與區域海軍競爭加劇的戰略考量,預計大幅降低項目成本。

南韓海軍表示,新艦將作為機動指揮平台,執行反制北韓威脅、精準打擊、強襲登陸及保護海上交通線等任務,並支援災害應對。海軍已委託HD現代重工業進行概念設計,計畫於5月底向聯合參謀會議報告。若年內通過需求調整表決,預計2030年代後半建成。然而,計畫需待新政府上台後最終確認,潛在技術與預算挑戰仍待克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