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法第四艘梭魚級核潛艦「德格拉斯號」下水 強化北約水下戰力
法國海軍第四艘「梭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德格拉斯號」27日在瑟堡海軍集團造船廠移出廠房,標誌著其建造已進入最後階段,將為法國海軍水下戰力帶來顯著提升。(圖擷自Naval Group官網)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法國海軍「梭魚級」潛艦計畫再傳捷報,其第四艘「蘇弗朗級」(Suffren-class)核動力攻擊潛艦「德格拉斯號」(De Grasse)已於27日在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瑟堡造船廠成功下水,正式進入最後的設備安裝與測試階段。
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德格拉斯號」從建造廠房移至DME浮動平台船塢後,將進行系統整合與最終的內部裝配作業。該艦預計在完成岸基測試與港口驗收試驗後,於2026年展開海試。
整個「梭魚級」潛艦計畫由法國國防採購署(DGA)主導,並與法國原子能暨替代能源委員會(CEA)合作,總預算高達100億歐元(約新台幣3253億元),目標在2030年前交付六艘此型先進潛艦,全面取代自1980年代開始服役的「紅寶石級」(Rubis-class)潛艦。法國海軍集團作為主承包商,負責潛艦的設計、建造與後續維護,並與原子技術公司(TechnicAtome)共同開發關鍵的核蒸汽供應系統(NSSS)。
「梭魚級」潛艦在性能上實現了世代跨越,其水面排水量為4700噸,潛航排水量則達到5200噸,艦體全長99公尺,直徑8.8公尺。其核動力系統技術源自「凱旋級」(Triomphant-class)彈道飛彈核潛艦與「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航空母艦所使用的壓水式反應爐,能確保每年超過270天的出勤續航力。
武裝方面,該艦搭載MBDA公司的「海軍巡弋飛彈」(MdCN),打擊範圍超過1000公里,同時配備F21重型魚雷與SM39「飛魚」(Exocet SM39)反艦飛彈。此外,艦上設有潛水員進出艙口及可選配的乾式甲板換乘艙(Dry Deck Shelter),能有效支援特種部隊的水下滲透與秘密作戰任務。
「德格拉斯號」的順利下水,標誌著「梭魚級」潛艦計畫的穩步推進。在此之前,首艦「蘇弗朗號」(Suffren)已於2020年服役,二號艦「特魯安號」(Duguay-Trouin)於2023年交付,三號艦「圖爾維爾號」(Tourville)亦已下水。整個計畫從研發到生產耗時超過20年,充分證明法國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先進核潛艦的頂尖實力。此型潛艦的陸續成軍,預期將顯著提升北約在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地區的潛艦部署與作戰能力,進一步強化該聯盟在水下戰場的監測與戰略威懾力量。
法國第3艘梭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爾維爾」,已於2023年下水。(圖擷自Naval Group官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