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兵推驚見「關鍵缺口」 前日本海自幕僚長:台灣恐陷孤立

2025/06/18 12:10

民間自辦的「台海防衛兵推」在台北登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前排左起)、前美國太平洋司令布萊爾、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前陸軍司令胡鎮埔等人出席。(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民間自辦的「台海防衛兵推」在台北登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前排左起)、前美國太平洋司令布萊爾、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前陸軍司令胡鎮埔等人出席。(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

涂鉅旻/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民間舉辦首場高層級「台海防衛兵推」,受到國際的關注。參與兵推的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指出,演習過程中,台灣隊未能清楚表達,希望日本採取何種行動,突顯出台灣在區域戰略溝通上的關鍵缺口,面對區域緊急情勢時,台灣恐將陷入孤立困境。

英國《衛報》今日報導指出,本次兵推由台北政治經濟學院基金會主辦,為台灣首度由民間主導的大型軍事模擬演習。參與者包含前美國、日本與台灣的高階官員與軍事將領,以2030年可能發生的中國對台併吞行動為背景進行推演。模擬情境從初期情報異常、中國擴大軍演,到實施封鎖、飛彈攻擊及全面入侵,並穿插突發事件測試各方應變。

「這場兵推在反映台灣溝通現況上十分真實」,武居智久指出,「演習清楚顯示出體系上的限制與失靈」。他強調,若未能建立穩健的跨國溝通與協作架構,面對區域緊急情勢時,台灣恐將陷入孤立困境,難以有效整合盟友資源。

在演習中,台海防衛兵推共分為指導組、管制組、中共組、台灣組、美國組、日本組,指導組以外每組各設主推官一位,負責主持分組討論、流程時間管控。

報導提到,台灣組在兵推首日,除了在與日本組協作上表現不佳,也被管制組批評對情勢反應失當。當日模擬解放軍進入台灣12浬領海時,台灣組僅以「不挑釁、不迴避、不示弱」立場,要求國軍加強戰備並執行聯合情監偵,因秉持「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不願由台灣承擔「啟戰責任」,一度被媒體形容為「恍神、放空」。《衛報》指出,而在後段情境中又,因過度強硬而招致批評,顯示出決策上的搖擺與欠缺規則依據。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皓暐(William Yang)也指出,台灣長期未能參與區域聯合軍演,固然是因顧忌北京態度,但卻導致與鄰國缺乏默契與實戰合作經驗,這將提高錯估情勢與應變誤判的風險。

楊皓暐說,「沒有清晰規則,台灣就可能過度反應,讓中國有藉口開戰;或者反應不及,導致局勢崩盤」。他呼籲,台灣應儘速釐清各項軍事紅線與應變機制,並強化與區域盟友的戰略互信與溝通頻道。

儘管如此,參與者也肯定台灣組在整體演習過程中展現學習與成長。兵推共同主辦人、我國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強調:「我們可以在兵棋推演中輸一百次,但現實中只能贏一次。」最終報告預計將於近期提交政府,作為政策與軍事戰略規劃的參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