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炸掉伊朗核設施的GBU-57巨型鑽地彈 可望由更精準的新殺器接班
日前投入美國空軍「午夜之錘」行動的B-2匿蹤轟炸機,共計7架投放14枚GBU-57巨型鑽地炸彈,成功打擊伊朗地下戰略核設施。(美軍DVIDS網站)
涂鉅旻/核稿編輯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美軍日前發起「午夜之錘」行動,成功以7架B-2匿蹤轟炸機投放14枚GBU-57巨型鑽地炸彈,打擊伊朗3處地下核設施,也是這型炸彈第一次投入實戰任務,令外界對美軍全球戰略投射能力大為震驚。外媒指出,早在GBU-57服役初始,美國國防部即展開「次世代鑽地炸彈」的研發,力求打造更輕、更精準、穿透力更強的「碉堡剋星」。
軍聞媒體「戰區」(The War Zone)24日報導指出,美國空軍的GBU-57「巨型鑽地炸彈」(MOP)長20.5呎(約6.24公尺)、直徑31.5吋(約80公分),重達3萬磅(約1萬3607公斤),具有GPS/慣性雙導引能力,以及地下60公尺的鑽地性能,令它在「午夜之錘」行動中一戰成名。但美軍並不滿足於此,早在這型炸彈服役的2010年代初期,就展開「次世代鑽地炸彈」(NGP)研發,追求更緊緻、更致命的地下殺器。
GBU-57巨型鑽地炸彈(MOP)訓練彈原型。(法新社資料照)
報導進一步分析,美國空軍曾在去(2024)年2月的公開徵求中,明確提及NGP的彈頭重量應不超過2萬2千磅(約9979公斤),且在GPS導引受限環境下,其彈著點的圓形公算誤差,有九成機率要在2.2公尺以內,遠優於現役「聯合直攻彈藥」(JDAM)的5公尺;另一方面,美國空軍預期,該彈的鑽地穿深可超越GBU-57型彈的60公尺,還要有自主推進,兼具防區外打擊能力(standoff capability)。
美空軍F-15戰機測試投放5千磅的GBU-72鑽地炸彈。(美國空軍官網)
面對中、俄、北韓等有地下指揮所的主要威脅國家,發展不同構型的鑽地炸彈是大勢所趨。美國空軍曾在5年前首度公開5千磅級的GBU-72「全球精準打擊武器」(GPAW),2021年更首度公開測試影像,讓F-15、F-35等現役四、五代戰機,也有中量級的地下打擊能力,與MOP相輔相成;報導提及,該彈曾在去年投入美國空軍打擊葉門胡塞武裝(Houthis)的行動中。
而據規劃,美國空軍計畫在未來24個月內,籌獲10枚縮小比例測試彈,還有3至5枚全比例原型彈,持續推進後續計畫,讓「碉堡剋星」的威力能夠再進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