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陸軍擬大買3千餘輛戰甲車 許智翔:提防俄「2029年」開戰窗口

2025/07/09 17:16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豹2主力戰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豹2主力戰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

涂鉅旻/核稿編輯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曾在西德時期擁有傲人軍事實力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在冷戰結束後不斷裁軍,更終止曾實施逾半世紀的義務役政策,直到俄烏戰爭爆發後,才使國防政策重新轉向。近日有外媒報導稱,德國政府計畫大買千輛「豹2」主力戰車、2500輛「拳師」裝步戰鬥車;國防院學者許智翔分析,此舉有高機率是針對俄軍「2029窗口」所致,以加速軍備現代化

原文「德國陸軍規劃大量採購裝甲車輛重建戰力」,由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撰述,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

2025年7月4日,《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德國聯邦國防軍將耗資250億歐元,在未來10年內採購1000輛「豹2」(Leopard 2)主戰車、以及2500輛「拳師犬」(Boxer)重型8輪甲車等主戰載台,其中絕大多數將在2029年以前交貨,以因應俄羅斯威脅,同時也將自芬蘭採購1000輛「Patria」6輪甲車,以取代老舊的「狐式」(Fuchs)。消息隨後亦得到產業界人士向德國專業軍事媒體證實,並提到其中大部分裝備將在2029年以前交貨,顯見德軍正緊急加速其戰力重建,以對抗俄國對北約各國的高度威脅。

德國緊急採購大量主戰裝備重建歐陸決戰能力

報導指出,北約已要求德國在未來10年內提供7個作戰旅、為盟邦防衛提供貢獻,德國亦規劃採購前述的大量重型裝甲車輛,針對「領土與盟邦防衛」(Landes-bündnisverteidigung)需求,重建軍事能力。

前述的1000輛主戰車、以及2500輛8輪甲對德國陸軍而言,是遠超過當前兵力的龐大數量。自冷戰結束以來,曾經具備巨大機械化兵力的德國陸軍、因來自陸上的直接威脅消失而不斷裁軍、並逐步轉型為以海外遠征及維和為主要任務的輕型單位。單就主戰車(豹2車系、豹1車系、M48A2GA2等)而言、不含驅逐戰車(Jagdpanzer),冷戰時期德國(西德)就擁有超過4600輛。主戰車的數量在21世紀初期的裁軍轉型後、減至200餘輛,並在訂購104輛新式的「豹2A7V」(Leopard 2A7V)主戰車後,讓保有的戰車總數提升回328輛,扣除援烏的18輛「豹2A6」、應仍擁有310輛左右的主戰車,加上近期已訂購的123輛「豹2A8」,將約保有425輛的規模;而「拳師犬」重型8輪甲車目前則有約400餘輛正在德軍服役,換言之,此次採購將能重新建立一個較現有兵力龐大數倍的機械化戰力,使德軍重新具備歐陸地面決戰的能力。

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的GTK拳師裝甲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的GTK拳師裝甲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

值得注意的是,德軍希望大部分的裝備都能在2029年以前交貨,亦是反映當前針對「2029窗口」全力建軍備戰的結果。近年,從情報機構、聯邦國防軍到重要政治人物,北約與德國皆評估在2020年代末期、重建軍力的俄國將可能有能力對西方國家發動大規模傳統戰爭,並可能挑戰、測試北約盟約中的集體防衛。是故,目前的多項建軍備戰工作,均以「2029窗口」及長遠建軍規劃雙軸線同時進行。

德軍將提供北約額外的作戰旅投入東線防衛

前述1000輛「豹2」主戰車(考量最新型號、應是「豹2A8」或預期將進一步提升之「豹2AX」),將與前述的425輛豹2戰車共同組成未來德國陸軍的裝甲中堅戰力。然而有數點必須加以注意:1.現有約310輛左右的豹2、其中225輛豹2A5∕2A6是由1980年代生產的戰車不斷進行性能提升而成,因此德軍也可能直接以新造車汰換已使用、耗損數十年的原始老舊車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確實採購了1000輛主戰車、接下來保有的車輛數可能最多1200餘輛;2.當前德軍採購裝備載台的原則,為計算輪替、耗損,乃至於戰耗的需求,將以採購需求的140%數量為原則;在前述採購原則下、由於一個德軍標準戰車營(Panzerbataillon)編制為44輛戰車,15個戰車營將需要924輛,已經非常接近報導中規劃將購買的1000輛戰車。倘若如前文推論、將則前述推估的戰車總數將可能最多可以組成20個戰車營。

圖為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第104裝甲營的豹2戰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圖為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第104裝甲營的豹2戰車。(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

目前,聯邦國防軍目前有7個戰車營,預期追加的10個戰車營應可提供數個重裝旅(裝甲旅2個戰車營、裝甲擲彈兵旅則有1個戰車營)足夠的主戰車數量、滿足北約的東線防衛需求。

在主戰車以外,儘管《彭博》報導中亦提及德軍將採購2500輛「拳師犬」8輪甲車,然由於仍未宣布將採購哪些車型、因此難以評估可能會用以組建怎樣規模的部隊。不過由於「拳師犬」是未來德國陸軍十分重要的主戰載台,除了現行的裝甲運兵車型(Gruppentransporter)、指揮車型(Führungsfahrzeuge)、重型防護救護車型(schwere geschützte Sanitätsfahrzeuge)、與訓練用教練車型(Fahrschulfahrzeuge)外,尚有正逐漸交貨、搭配萊茵金屬(Rheinmetall)30mm機砲「長槍」(Lance)雙人砲塔的步兵重型武器載具(Schwerer Waffenträger Infanterie)、配備與「美洲獅」步兵戰鬥車(SPz Puma)相同的RCT30無人砲塔的步兵戰鬥車型、搭配萊茵金屬155mm 52倍徑榴彈砲的RCH155自走砲、未來的主要防空戰車「Skyranger 30」、野戰短程防空飛彈「IRIS-T SLS」等,均會以「拳師犬」作為其主要載具,因此原本就預期將會有極為大量的採購,以充實德國陸軍各層面的戰力。

圖為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的IRIS-T SLM防空飛彈系統。(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圖為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的IRIS-T SLM防空飛彈系統。(德國聯邦國防軍官方Facebook)

整體而言,透過這些裝備的採購,德國陸軍應可以在現在擁有的9個旅為基礎上、編組超過前述北約要求的7個旅編制。由於7個旅在兵員上就需要大約4萬名,加上其他支援單位、與海空軍的擴增兵力需求等,大抵符合目前聯邦國防部設定的、在近期內將常備兵由18萬(目前編制約為20萬,惟實際兵力僅18萬)擴增至26萬的目標。同時,這也代表著德軍在先前規劃的3個陸軍師(包含了2個兵力近2萬名的重裝師,以及由特戰、傘兵、與山地部隊組成的快速部隊師Division Schnelle Kräfte)、以及新成立的國土防衛師團外,將可能運用新成立的旅、與現有單位整併出另外2個以上的重裝師。

採購數量與總金額則有待進一步確認

不過,此次報導雖強調德國將會有大規模裝甲車輛採購,然其規模及金額,則仍待後續觀察確認。不僅《彭博》在報導中語帶保留提及最終採購數量仍有小於報導數字的可能性,250億歐元的價格與1000輛主戰車、2500輛8輪甲車的採購數量,也似有一些差異。

誠然,現代武器系統的價格由於包含了後勤、訓練、各種選配的系統、彈藥、甚至客製化的調整等各層面,因此很難由軍事採購合約除以採購載台的總數來簡單計算,不過仍可由近期的一些採購案中做簡單的評估。

2023年5月,德國聯邦國防軍訂購了18輛「豹2A8」以填補提供18輛「豹2A6」援烏造成的戰力空隙,該框架協議包含了105輛的後續選擇權、價值5.25億歐元;2024年7月,德國更進一步確認前述105輛「豹2A8」選擇權的後續採購,價值29億歐元。由此可推算包含各種後勤(德國的合約尚包含工業界在一定年限內、必須確保戰車的高妥善率的要求在內)、訓練等各種服務在內,新造的「豹2A8」戰車每輛平均需要2千餘萬歐元。儘管此價格並不是單一戰車的單價、而是包含後勤在內等各種服務、同時一旦戰車生產商取得足夠的大量訂單,重啟規模化量產時可望進一步降低成本,然而1000輛新造的主戰車加上各種服務、仍可能會占掉報導中所述的250億歐元的絕大部分,遑論另外的2500輛「拳師犬」8輪甲車,然由於德國在後冷戰時期裁軍後,仍有為數不少的「豹2A4」戰車封存,很可能其中不少車輛會由庫存的車輛提升至最新的版本。然而整體而言,儘管此採購案已得到一定證實,然實際訂單可能仍會與報導有所出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商報》(Handelsblatt)2025年6月30日的報導中,德國傳動系統與變速箱巨擘RENK公司執行長、預期在2026年初即可取得龐大裝甲車輛訂單,並評估可能採購600輛「豹2」主戰車,以及1000輛8輪甲車。儘管如同《彭博》的報導一般,仍不清楚1000輛8輪甲車是包含了「拳師犬」式的哪些衍生型,或是僅指涉運兵車、步兵戰鬥車等與機械化作戰直接相關的車型,不過就採購的車輛數而言,較接近250億歐元可能取得的數量。

可能大幅牽動後續裝備研發與國際合作發展

不論採購的主戰車數為1000輛、還是600輛,對於後續的裝備研發而言,首當其衝的都是德國與法國、自2017以來開始共同研發的下一代裝甲車輛族系「陸上主力戰鬥系統」(Main Ground Combat System, MGCS),規劃於2040年代開始服役,並在MGCS服役以前兩國各自準備期過度解決方案;此事針對近期備戰需求、採購大量「豹2」族系最新的戰車系統,自然將佔去負責MGCS德國部分的KNDS Deutschland公司(即「豹2」的主要研發生產商)的主要產能,可能會對MGCS計畫的主戰車部分造成影響。

MGCS電腦合成渲染圖。(法新社資料照)MGCS電腦合成渲染圖。(法新社資料照)

與此同時,雖然2025年4月,KNDS的德法兩家分公司(即原本的克勞斯—馬費‧維格曼、與法國的NEXTER)、德國萊茵金屬、法國達利思SIX GTS FRANCE SAS等MGCS的主要構成企業,在德國成立「MGCS計畫公司」(MGCS-Projekt Company GmbH)以啟動後續研發工作,然而同一時間歐洲各國也由德國主導、以萊茵金屬與KNDS Deutschland為核心,集中11個國家的能力啟動「歐洲主力裝甲戰車」(Main ARmoured Tank of Europe, MARTE)計畫,其中並不包含法國。因此,未來歐洲主戰車計畫的合作研發狀況,仍有待觀察,而這次報導中提到的重大採購,無疑是為當前發展投下新的變數。

此外,目前亦傳出德國國防部除了持續提升、追加採購21世紀後才服役的高性能「美洲獅」式步兵戰鬥車外,亦正在考慮萊茵金屬近年甫推出,已獲得大量訂單的先進「山貓」(Lynx)式步兵戰鬥車,誠然這將可以強化與「山貓」式用戶如義大利與匈牙利等國、以及潛在用戶如美軍等的互操作性,然而同時使用「美洲獅」與「山貓」兩種不同步兵戰鬥車、很可能也會造成後勤維保上的進一步負擔與壓力。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