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可掛載反艦飛彈的Kh-35U無人機失控 一周內兩度砸向自家民宅

2025/07/09 13:16

俄軍Altius-RU重型無人機試飛升空畫面。(圖取自俄羅斯航空太空軍)俄軍Altius-RU重型無人機試飛升空畫面。(圖取自俄羅斯航空太空軍)涂鉅旻/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軍重型無人機Altius-RU在一週內發生第二起墜毀事故,凸顯其飛控與通訊鏈路系統可能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根據烏克蘭軍聞網站《Defense Express》報導,這款具備搭載Kh-35U反艦飛彈能力的無人機,7月8日失控墜入韃靼斯坦(Tatarstan)的民宅區。

根據該網站報導,這起事故與一週前、7月2日的墜毀事件模式高度相似,當時另一架同型機亦因通訊中斷墜入民宅,造成兩名居民死亡。接連的失事指向一個系統性問題,也就是Altius-RU在執行長航時任務時,其通訊鏈路一旦受擾,飛控系統便極易完全失效。

Altius-RU專案始於2011年,由索科爾設計局(OKB Sokol)主導研發,後續由烏拉爾民用航空製造廠(Ural Works of Civil Aviation)在2021年接手生產,首批訂單價值達70億盧布(約新台幣33.5億元)。

依據公開資料,Altius-RU的帳面規格十分強大。其航程遠達1萬公里,可連續飛行48小時,載彈量達1公噸,翼展28.5公尺。若與美軍MQ-9「死神」(Reaper)無人機相比,其在尺寸、航程與載重方面均佔上風,惟在最基礎的飛控穩定性上,卻面臨著嚴峻的技術瓶頸。

事實上,類似的管控危機並非首見,俄軍先前另一款S-70「獵人」(Okhotnik)重型攻擊無人機也曾於2024年在烏東戰線附近失聯,最終俄軍為防止其先進技術落入敵手,被迫自行擊落。此類案例共同指向俄羅斯在高階無人機的遠程飛控與鏈路穩定性上,存在著普遍性的技術挑戰。

Altius-RU原定在俄羅斯海軍體系中,擔任遠程偵察與打擊的核心角色,為艦隊與潛艦提供戰略支援。然而,連續的墜毀不僅嚴重削弱其作為海軍明日之星戰略期待,更突顯俄羅斯在長航時重型無人機的自主研發上,面臨著從設計到實戰的嚴峻技術落差。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