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韌性演習月中登場 馬士元:警報響管委會須開放避難空間

2025/07/09 16:07

內政部次長馬士元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Yahoo TV提供)內政部次長馬士元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Yahoo TV提供)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城鎮韌性演習定於本月中旬分區舉辦,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今天在網路節目「齊有此理」上表示,若大樓貼有防空避難標示,管委會聽到防空警報響起,須依民防法開放鐵門,供大樓內部人員或路上民眾進入避難。

2025城鎮韌性演習訂於15至18日,採「分區異時」方式,依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地區順序實施演練,除外離島及東部於上午10時起演習半小時,其餘各地皆在下午1時30分至2時實施,屆時將發送警報、啟動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

馬士元指出,國土署、警政署2年前開始盤點地下室等防空避難空間,並已貼好防空避難標示,今年較特別的是,若大樓有貼防空避難標示,只要大樓管委會聽到防空警報,就必須把鐵門大開,提供大樓內部人員或路上的民眾進入避難。

馬士元提醒,在平常時間,私人大樓仍屬私人產權,民眾切勿隨意進入,只有防空警報響起時,貼有防空避難標示的大樓,就會依照「民防法」提供公眾避難使用。他也提到,社區大樓或學校、公園的地下停車場是否都算防空避難空間。

針對緊急避難包整理方式,馬士元指出,第一層是日常出門保護自己的東西,如同他的上班包配置;第二層是發生地震或火災時要能抓了就跑,約準備3天份的量;第三層是若遇到颱風要在家待好幾天,就要買糧食與水備用,山區民眾會需要10天到14天的基本儲備。

對於防災士訓練進度,馬士元則說,目前約5.2萬人已接受訓練,不過目前受限於教官與場地數量不足,未來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全台至少6分之1的人受訓。

此外,主持人王時齊詢問,先前傳出宮廟收到彈藥預屯公文,宮廟是否有可能成為緊急時刻的應變中心。馬士元回應,目前國防部暫時排除宮廟,因軍事行動有特殊性,希望宗教場所保持中立、或可作為民眾臨時避難場所,不希望成為被敵軍攻擊目標。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