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破功!報告揭俄戰機零件來源 台灣也上榜

2025/07/10 11:06

俄羅斯Su-35S戰機(圖)看似強大,但最新報告拆解其「心臟」後發現,竟是由美、日、台等西方零件所組成,戳破其軍工自主的神話。(圖:俄羅斯航空太空軍)俄羅斯Su-35S戰機(圖)看似強大,但最新報告拆解其「心臟」後發現,竟是由美、日、台等西方零件所組成,戳破其軍工自主的神話。(圖:俄羅斯航空太空軍)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烏克蘭軍事網站《Militarnyi》引述一份最新調查報告指出,俄羅斯現役主力戰機Su-34與Su-35S,其內部電子零件幾乎全由西方國家製造。在這份由國際人權夥伴關係(IPHR)等機構合作的調查中,發現台灣也名列供應來源之一,在Su-34戰機中佔有約3.1%的零件比例。

這份名為《問題的一部分》(PARTS OF THE PROBLEM)的報告,由IPHR與獨立反貪腐委員會(NAKO)等機構合作撰寫。報告分析了戰機中1119個電子零件,並成功追溯其中1115個的來源。以Su-34為例,高達68%的電子零件來自美國,其次為日本的16.2%。其他主要來源國還包括歐盟國家、瑞士、台灣與南韓。Su-35S的零件構成比例也幾乎相同。

報告指出,這些受國際制裁管制的歐美日台韓零件,是透過一個龐大的進口與供應網絡流入俄羅斯。該網絡利用位於中國、香港、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甚至部分歐盟國家的中間商與空殼公司,持續為俄國軍工體系輸送關鍵技術。

調查點名了多家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其產品被發現用於俄國戰機中。這些製造商包括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英特爾(Intel)、村田製作所(Murata)、美信(Maxim)與安森美(OnSemi)等知名企業。

除了新機製造,報導也提及,西方國防工業間接參與了俄國戰機的維護。例如,國際情報社群InformNapalm先前曾揭露,法國的泰雷茲(Thales)與賽峰(Safran)集團所製造的航電設備,仍被用於俄羅斯的Su-30SM戰機上,並由哈薩克的公司繞過國際制裁進行維護。

截至2024年,俄羅斯仍有多達130架現代化的Su-30SM戰機,裝備著這些法國設備。這些發現共同揭示了,儘管俄羅斯在軍事上展現強硬姿態,其最先進的空中武力,卻在核心技術上,嚴重依賴其地緣政治對手所提供的電子零件。

一架新交付的俄羅斯Su-34戰鬥轟炸機,其內部卻是由大量來自美國、日本、甚至台灣的電子零件組裝而成,揭示了俄國軍工對西方技術的深層依賴。(圖:俄羅斯航空太空軍)一架新交付的俄羅斯Su-34戰鬥轟炸機,其內部卻是由大量來自美國、日本、甚至台灣的電子零件組裝而成,揭示了俄國軍工對西方技術的深層依賴。(圖:俄羅斯航空太空軍)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