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智庫示警:中俄去年11月空中戰略巡航 首度模擬核武襲擊關島
首次上稿 00:09<br>更新時間 05:50
俄國防部發布照片,2020年12月22日,中國H-6K轟炸機在西太平洋與俄羅斯Tu-95轟炸機執行聯合巡邏。(美聯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根據華盛頓時報10日報導,由美國空軍智庫「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CASI)」和日本防衛省智庫「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太空研究所(JASI)」共同發表一份聯合報告指出,中國和俄羅斯轟炸機去年11月在西太平洋的美國領土關島附近進行聯合戰略巡航,是兩國首度演練對美國進行戰略核武襲擊。
該報告稱,自2019年以來的9次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大多不具威脅性,包括2024年7月在阿拉斯加附近的一次戰略轟炸機巡航。但這種情況在去年11月發生巨變,當時解放軍空軍出動轟六N(H-6N)轟炸機,與俄羅斯的Tu-95轟炸機飛入可以打擊關島的範圍,報告稱這是「對美國的明顯威脅」。
報導說,在巡邏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兵首次組成了一個攻擊包(Strike package),並將攻擊包發送到了西太平洋」。中國轟炸機攜帶的核武空射彈道飛彈很可能是以射程約2100公里的東風21(DF-21)彈道飛彈為基礎。報告指出,「該巡邏機的飛行路徑穿越宮古海峽,直接連接西太平洋,解放軍空軍只需從進入太平洋的任何一架H-6N,就可以將美國在關島的一個龐大空軍基地置於該空射彈道飛彈(ALBM)的射程內」。
報告補充說,出動這架轟炸機的解放軍第106旅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核武攻擊。因此,「11月30日的聯合巡邏很可能是首次從空中對關島進行核武攻擊的認真訓練」。報告認為,中俄過去最接近美國領土的聯合巡邏是在阿拉斯加附近的巡邏,「但此次11月30日的聯合巡邏對美國領土造成明確而嚴重威脅」。
報導稱,這次威脅很可能是北京向美國發出的「政治信號」,中國擔心美國在亞洲籌組的聯盟會傷害中國吞併台灣的能力,因此與俄羅斯聯合威脅美國領土。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