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援烏「新模式」 要北約盟邦出錢買美武器
美國總統川普6月25日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後舉行記者會,當時身旁為國務卿魯比歐(右)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左)。(美聯社)
涂鉅旻/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川普政府正擬定一套全新的援烏模式,由美國出售武器給北約盟國,再由其轉手交給烏克蘭。根據《美聯社》報導,川普政府正將對烏軍援與對俄制裁,重塑為一套戰略工具化操作,前者從傳統軍援變為「軍商交易」,後者則從象徵性制裁轉向實質壓力,目標皆為迫使普廷重新評估其戰爭代價。
川普本週將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會面,他在行前強調:「基本上,我們將運送他們各種非常精密的武器,而他們會100%付錢給我們。這對我們來說將是生意。」此番言論,正式宣告其軍援商業化的政策方向。
支持援烏的共和黨參議員、川普親密盟友葛蘭姆(Lindsey Graham)分析,隨著川普對此展現出日益增長的興趣,烏俄衝突正接近一個轉折點。這與川普競選時的立場大相逕庭,當時他稱援烏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葛蘭姆在CBS節目上說:「普廷最大的誤判之一就是跟川普玩心計。」
與此同時,另一項施壓工具也已上膛。由葛蘭姆與主張擴大制裁的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布魯門塔(Richard Blumenthal)共同提出的法案,旨在賦予川普用「重錘」(sledgehammer)級的制裁來打擊俄羅斯的權力,包括對持續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課徵500%的關稅。
布魯門塔也補充,動用G7國家凍結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來援助烏克蘭的共識日益增長,「是時候這麼做了。」
不過,這項制裁法案仍在等待川普的最終首肯,主因在於川普希望擁有完全的權力,來決定是否暫停制裁,而無需將控制權讓給國會。
報導指,隨著川普的軍援模式商業化、國會的制裁案正式上桌,北約與G7盟國的反應將成為下一個觀察焦點,這也將考驗歐洲盟邦對美國主導角色的接受程度。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