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韓美軍將縮編或轉移? 南韓前官員:關鍵在於台灣

2025/07/15 01:03

前南韓外交部次官申玨秀認為,駐韓美軍的未來取決於南韓在台灣議題上採取何種立場。圖為美韓部隊今年3月舉行年度「乙支自由護盾」聯合演習。(美聯社檔案照)前南韓外交部次官申玨秀認為,駐韓美軍的未來取決於南韓在台灣議題上採取何種立場。圖為美韓部隊今年3月舉行年度「乙支自由護盾」聯合演習。(美聯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南韓李在明政府已著手與美國協商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美國則出現「作戰指揮權移交韓軍,美軍應當撤離」、「台灣一旦爆發戰爭,南韓不會提供基地,故應縮減1萬名美軍」等主張。南韓外交、安保領域的前官員普遍認為,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韓方基於情感、政治、理念等原因收回作戰指揮權,將會削弱對北韓的遏制與防禦能力,而韓美同盟的價值,則將體現於首爾對台灣議題的態度。

南韓「朝鮮日報」14日報導,前外交部次官申玨秀認為,美國的決定取決於南韓在台灣議題上採取何種立場,因為南韓靠近中國,駐韓美軍能夠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但也可能難以招架中國的攻擊。屆時美國必然會權衡,美軍究竟是冒著駐韓美軍基地被中國攻擊的風險,繼續駐紮在朝鮮半島,還是轉移到日本、關島等更遠的地方更為有利。

因此,申玨秀指出,南韓對駐韓美軍在台灣爆發衝突時,開往朝鮮半島以外地區作戰給予愈多的理解和支持,在朝鮮半島駐紮的美軍就會愈多也愈久。一旦美國產生「南韓對於朝鮮半島以外的事務漠不關心,對涉中問題態度消極,在美中對抗之際,南韓不承擔同盟角色保持中立」的觀感,「為什麼還要在朝鮮半島駐紮美軍?」,「我們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再來決定立場和行動。」

對於作戰指揮權移交後駐韓美軍縮減的可能性,曾在前總統李明博任內擔任聯合參謀本部作戰指揮權移交推進團團長的前特種作戰司令官全仁釩指出,美國希望削減國防開支和陸軍,正在評估全球的美軍部署,再決定從哪裡入手,如果南韓提出歸還作戰指揮權,「相當於對著想哭的孩子打了一耳光」。

全仁釩認為,美軍正試圖減輕朝鮮半島的防衛負擔,作戰指揮權移交將直接成為縮減駐韓美軍的理由。不僅駐韓美軍陸軍裁軍可能性很大,空軍也可能被重新部署到駐日美軍基地或關島,因為群山空軍基地等也在中國的打擊範圍內。

全仁釩強調,儘管收回作戰指揮權與國防自主密切相關,但並非收回作戰指揮權才能擁有自主權;韓美聯合司令部並非僅聽從美國總統指令作戰,而是執行韓美總統協商一致的內容。在作戰指揮權移交後,韓美聯合指揮體系將被削弱,平時可能問題不大,但一旦爆發戰爭,韓軍需要在翻譯官協助下才能指揮美軍,「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