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烏克蘭愛國者飛彈 川普與普廷的意志對決正式上演
烏克蘭上空可見F-16戰機飛越美製「愛國者」防空系統與雷達陣列,為烏軍反制俄軍飛彈與無人機攻勢的關鍵裝備。(美聯社)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此舉雖能為基輔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其成敗的關鍵問題在於:武器運抵的速度與數量,能否趕在俄羅斯的攻勢前改變戰局?
報導指出,俄總統普廷正加緊對烏克蘭的飛彈與無人機轟炸,其盤算是,在這場代價高昂的僵持戰中,透過消耗戰取得優勢。前五角大廈官員瓦蘭德(Celeste Wallander)分析:「俄軍的戰術就是耗盡烏克蘭現有的防空庫存,使其在夏末或秋季的攻勢中暴露無遺。」
川普與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14日宣布的這項軍援,標誌著川普的重大政策轉變。這是他首度同意提供超越前總統拜登任內所規劃的武器。分析認為,此舉的關鍵在於歐洲盟友將向美國付款,使川普能宣稱其「負擔轉移」的目標已達成,這也為他與普廷的意志對決設下了舞台。
然而,承諾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時間差。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學者貝爾齊娜(Kristine Berzina)形容:「好消息是,川普給了普廷50天的明確期限與後果;壞消息是,當烏克蘭每晚遭受700架無人機襲擊時,50天顯得太過遙遠。」她警告,若德國等國等待美國的新系統補位後才願交出庫存,那對烏克蘭而言將緩不濟急。
為加快交付速度,最可行的方式是由德國等歐洲國家先提供現有庫存,再由美國新購的系統來「回填」(backfill)。川普週一暗示這正是計畫的一部分,稱德國將「儘早」運送飛彈,而這些缺口「將被補上」。德國總理梅爾茨也承諾,德國將「扮演決定性角色」。
報導分析總結,除了被動防禦,烏克蘭也正採取更主動的攻勢。近期成功摧毀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蜘蛛網行動」(Operation Spiderweb),以及對俄國軍工設施的無人機打擊,都顯示基輔正試圖從根本上削弱莫斯科的戰爭潛力。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