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圖輯》萬板大橋要如何層層封鎖!直擊雲豹甲車開火反擊
漢光41號演習今日進入縱深防禦及阻絕封鎖階段,憲兵指揮部則於凌晨實際封鎖萬板大橋演練。圖為雲豹甲車實際射擊空包彈。(記者劉宇捷攝)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漢光41號演習今日進入縱深防禦及阻絕封鎖階段,為防止敵軍快速過橋打通板橋與萬華,憲兵指揮部於凌晨實際封鎖萬板大橋,透過陣地、拒馬、戰防雷、蛇籠、紐澤西護欄,已及新購的艾斯科防禦系統(HESCO)等,組建層層防禦,同時亦徵集台北市公車做為阻絕關卡之一,本報記者實地拍攝並統整官方畫面,帶您一窺整個封鎖實況。
依據憲兵規劃,在整座萬板大橋上建立4組阻絕陣地,每組陣地長約120公尺,內含8道各式阻絕設施,包括鐵拒馬、鋼刺蝟、蛇腹型鐵絲網、戰防雷、紐澤西護欄、阻絕尾車、HESCO艾斯科防禦工事及徵用的都市公車。現場憲兵表示,這4組120公尺長的阻絕陣地,一共涵蓋了萬板大橋約70%的面積,合計32道大小拒止設施。
依據憲兵規劃,在整座萬板大橋上建立4組阻絕陣地,每組陣地長約120公尺,內含8道各式阻絕設施。(記者王藝菘攝)
其中又以艾斯科防禦工事是首度參與橋梁封鎖演練,也是阻絕工事中最堅固的一道「牆」;一般來說,艾斯科防禦工事基本上是由金屬網包覆的巨型織物袋及砂土構成,設置時僅需將砂土直接倒入排放好的巨型袋中即可快速完成,然而在昨日的演練中,為利於整體環境撤收,改以吊掛砂袋填充來模擬;當艾斯科工事建立好後,官兵隨即以防護網將其遮蔽包覆。
演練中,官兵以吊掛砂袋代替填土,以建立艾絲科工事。(記者劉宇捷攝)
此次,演練亦徵集台北市公車做為阻絕關卡之一,強化阻擋強度。(記者劉宇捷攝)
做為迎敵方向,第一道工事為傳統的鐵拒馬,接下來是鋼刺蝟、蛇腹型鐵絲網,這些工事可阻礙輕型車輛及步兵行進。(青年日報提供)
從現場可見,做為迎敵方向,第一道工事為傳統的鐵拒馬,接下來是鋼刺蝟、蛇腹型鐵絲網,這些工事可阻礙輕型車輛及步兵行進,接續則為戰防雷,對突破的車輛進行爆炸破壞,形成障礙物,接著阻礙力道增強,設置紐澤西護欄、阻絕尾車等,阻礙重型甲車行進,最後再布設艾斯科工事及公車,做為重型阻絕手段,讓敵戰甲車難以突破或是拖延行動。
戰防雷可對對突破的敵車輛進行爆炸破壞,形成障礙物。(記者劉宇捷攝)
此外,憲兵部隊亦在兩旁建築物高處已及橋頭兩側建立射擊陣地,對來犯之敵進行火力打擊。(記者劉宇捷攝)
此外,憲兵部隊亦在兩旁建築物高處已及橋頭兩側建立射擊陣地,對來犯之敵進行火力打擊,甚至在最後憲兵還出動數輛CM34雲豹甲車,包圍橋頭兩側進行大火力反擊,讓敵車輛進退兩難,這也是雲豹甲車首度在台北市區以機槍實際射擊空包彈。
憲兵最後還出動數輛CM34雲豹甲車,包圍橋頭兩側進行大火力反擊,這也是雲豹甲車首度在台北市區實際射擊空包彈。(軍聞社提供)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