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400公里雄三增程飛彈明年產畢 第一島鏈反艦火網實質成形
15日在新北八仙水上樂園舊址首度曝光的海軍海鋒大隊雄風三型增程型飛彈發射車。(本報資料照,記者方瑋立攝)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進入第8天,昨(15)日起想定解放軍已攻入灘岸,我方則展開「縱深防禦」作戰因應,機步269旅、特指部同步鎮守新北八里,驗證聯戰能量;海軍海鋒大隊的雄二、雄三和首次曝光的「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更引發關注。隨著上述彈藥將在明(2026)年產畢,屆時從日本西南到菲律賓北部,第一島鏈的新「反艦火網」將實質成形。
國軍第三作戰區15日在新北八里一帶展開「縱深防衛」作戰操演,這是國軍首次將作戰演練推入一般街區,有別於以往想定在台北港、八里灘岸殲敵的規劃,引入不同戰術作為,令學者、專家耳目一新;不過,本報在該地區內也直擊海軍海鋒大隊放列雄風系列反艦飛彈,「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更首次曝光,使各界對海軍精準制海打擊火力的提升,投以高度關注。
總統賴清德15日在八里視導269旅縱深防禦作戰操演後,隨即轉至八仙樂園舊址視導海軍海鋒大隊。圖中裝備即為與雄三增程型同場放列的雄二、雄三飛彈發射車。(記者陳治程攝)
事實上,在此次操演曝光的雄風三型增程型反艦飛彈,早於2023年就展開量產作業。行政院在2022年編列新台幣2369億餘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就反艦、防空、反制三大系統、十項國造武器進行專案採購;其中,編列441億台幣的「岸置反艦飛彈系統」第二階段專案,即含括了雄三增程型彈,實際產能雖不明,但全案將於明(2026)年預算執行完畢後告一段落。
至於為何雄三增程型飛彈備受矚目?除了該彈發射車首度現蹤漢光演習的部隊戰備任務,更重要的是,其遠優於現役雄三飛彈、上看400公里的強化射程,將可使岸置反艦作戰半徑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對解放軍預備出航的登陸船團實施源頭打擊,有效強化整體戰力嚇阻。
6月下旬首度在日本境內實彈發射的88式車載陸射反艦飛彈。(法新社資料照)
今年4月美菲肩並肩軍演期間,部署至菲律賓巴丹群島的陸戰隊NMESIS無人車載反艦飛彈系統。(美軍DVIDS網站)
而綜觀西太平洋諸國戰備,有鑑於解放軍海軍藉紐、澳遠航及雙航艦聯訓等項目,強化「藍水海軍」,也促使日本、菲律賓等鄰國相繼強化反艦火力部署,如前者的88式、12式反艦飛彈,後者向印度採購的「布拉莫斯」(BrahMos)、美軍陸戰隊進駐的NMESIS系統等皆是如此;隨著我雄風飛彈數量到位,屆時將可北串日本、南連北菲,實質形成第一島鏈反艦火力防線。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