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穹神話破功!伊朗用「笨方法」硬是打穿以色列天網
一枚伊朗飛彈墜毀於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屯墾區附近,見證這場戰爭中伊朗如何逐步穿透以色列的多層防空網。(法新社)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近期結束的以伊戰爭,為全球擁有先進飛彈防禦系統的國家,上了一堂殘酷的警世課。根據《華爾街日報》深度分析,在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中,伊朗透過一場堪稱「戰場上的A/B測試」,成功找到了以色列多層防禦網的缺口,其突破成功率持續上升,證明了即使是世界上最精密的防禦系統,也並非無懈可擊。
以色列拉馬干(Ramat Gan)一處住宅大樓遭飛彈擊中受損,突顯伊朗調整戰術後的突破成效與防空漏洞風險。(美聯社)
報導指出,儘管以色列攔截了絕大多數來襲的飛彈與無人機,但德黑蘭在衝突中展現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分析專家發現,伊朗逐漸從更多樣的內陸地點,發射更先進、射程更遠的飛彈,同時改變攻擊的時機與模式,以分散以色列的防禦系統。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華府與以色列智庫數據的分析,這套戰術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衝突前半段,伊朗飛彈的突破率約為8%;到了後半段,此數字已翻倍至16%。最成功的一次攻擊發生在停火前兩天的6月22日,當天發射的27枚飛彈中,竟有10枚成功擊中以色列目標。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資深政治學者科恩(Raphael Cohen)坦言:「任何飛彈防禦系統,即使像以色列這樣精密,最終都會出現漏洞。」他認為,防空系統的關鍵,不在於任何單一層的完美無缺,而在於多層攔截的「累積效應」。
這場衝突的結果,也對美國本土的防禦計畫構成挑戰。川普總統1月簽署行政命令,計畫開發名為「金穹」(Golden Dome)的飛彈防禦系統。但分析指出,美國幅員遠比以色列遼闊,防禦難度將呈指數級增長。
正如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的飛彈防禦專家卡利斯基(Yehoshua Kalisky)所總結的:「我們雙方都在一條學習曲線上。」更令人擔憂的是,伊朗此次成功的戰術演化,未來是否會被其他行為者如胡塞組織、真主黨、甚至北韓所複製,將是全球安全面臨的下一個嚴峻課題。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