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後備教召訓練實戰性增 作戰重心從灘岸轉向陸上支援
步兵206旅召員手持T74排用機槍,在14天教召期間實施空包彈射擊。(國防部提供)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今(18)日結束,各作戰區經過10天9夜演練,順練完成國土防衛驗證;而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各戰區計逾2萬名的後備軍人召訓,不只射擊、戰術訓練量顯著提升,也接受城鎮戰、戰傷救護訓練,凸顯守備部隊作戰任務的重心,已從往年的灘岸守備轉向陸上支援,而實際場景驗證是否牽動部隊後續編裝調整,有待觀察。
國防部今日表示,國軍第三、四、五作戰區自本(7)月5日起同步展開14天教育召集,而三戰區的步兵206旅為全旅召集;全體召員經專業專長訓練、編制武器射擊及作戰計劃演練等臨戰訓練,並結合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在恢復應有戰力後投入戰鬥,展現教召訓練成效,協力達成整體防衛作戰目標。
步兵203旅教召部隊15日在實施縱深防禦作戰,運用當地城鎮地形特性實施火力部署,藉由伏擊火網消耗敵軍兵力。(取自軍聞社)
步兵137旅教召部隊16日在台南學甲地區進行縱深防禦作戰演練,以遲滯敵軍為要務進行守備。(第四作戰區提供)
從公開紀錄顯示,北部主要教召部隊為206旅全旅,中部則為101旅、302旅,南部亦有203旅、137旅投入漢光演習。以步兵206旅為例,此次召訓分散在桃園蘆竹、新北林口一帶內陸,在街區伺機支援主戰部隊;中部的步兵101旅則在大甲地區模擬灘岸火殲後,隨主戰部隊轉進次要陣地展開縱深防禦;南部的步兵137、203旅也因應解放軍登陸,依想定展開城鎮作戰,運用地形特性進行火力部署。
上述演練實景凸顯漢光演習聚焦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的規劃,讓先前守備部隊前駐灘岸的畫面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教召部隊在完成專長複訓後,隨即在12日動員令下達時投入作戰,支援主戰部隊,在拘打(拘束打擊)策略不變的架構下,作出實務性的調整。
步兵206旅召員,在漢光41號期間配賦新型的「紅隼」反裝甲火箭彈。(國防部提供)
此外,國防部今午宣布漢光結束後,也宣布206旅等教召部隊任務完成;從照片可見,除步槍、機槍及105公厘榴砲外,也有召員配賦「紅隼」反裝甲火箭彈。根據規劃,守備、後備部隊除換裝T91步槍、微型無人機等裝備;軍方未來還將依戰場實需,檢討配賦自走火砲、人員運輸車輛等,而在城鎮戰場景成為守備要務的事實下,此次驗證是否會牽動軍方對守備部隊編裝的調整,有賴後續追蹤。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