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國艦國造指標「新型救難艦」安放龍骨 預計2023年交船

2022/03/15 13:28

國艦國造指標「新型救難艦」(模擬圖)今天安放龍骨。(圖:船舶中心繪製)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國防部委由台船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今天上午在高雄廠區舉行安放龍骨典禮,海軍上將司令劉志斌及台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共同主持。該艦為國艦國造指標建案,預計2023年交船。

國艦國造指標「新型救難艦」今天安放龍骨,海軍、台船高層出席典禮。(台船提供)

新型救難艦(ARS, Auxiliary Rescue and Salvage ship)為海軍重要造艦計畫,於2020年12月4日簽約,合約交期2023年9月13日,全案價金29.75億元。

海軍上將司令劉志斌及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安放龍骨典禮。(台船提供)

新建救難艦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其特色為電力推進系統搭配減速機及可變螺距車葉(CPP),並配備動態定位系統,具艏、艉側推進器及伸縮式全向推進器等輔助推進裝置,另針對該型艦特殊任務裝載潛水作業系統、水下無人載具(ROV)及釋放回收系統。

該艦主要任務為拖帶、救難與水下作業,配備有先進的救難系統,水深可達100公尺的潛水作業系統(潛水鐘),以及可在水深500公尺作業的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將可提升海軍救難能量。新型救難艦完工後,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執行艦艇救難、拖帶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難任務達成。

新型救難艦在艦艇操作控制、安全監控等警報管理機制上配備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一套,包括整合推進模組、電力模組、艙面系統模組、輔機模組(包含油水系統)、壓載模組、損害管制模組、安全監視模組等裝備警報、監視及控制功能,且備有一套艦上訓練模式模組 (OBT),提供艦上人員熟悉IPMS操作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艦內外通訊整合系統(ICS)及全艦資通網路系統將由船廠規劃設計及施工,採用三階式雙環光纖骨幹網路架構設計,具有網路管理功能,並與中科院委製的整合艦橋管理系統(IBS)建立相關介面需求整合。

☆軍武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軍武新聞訊息,請上軍武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