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影片)開箱中興一線「上鐵皮」鐵道運輸 裝甲車、飛彈都能載!
〔記者吳哲宇/新北報導〕過去每逢軍事演習,鐵道迷都會發現鐵道上出現載運軍車的板車,由於台灣本島公路網發達,這種景象已經越來越稀奇。且由於都市化、車站立體化等原因,軍隊利用鐵路運輸進行快速機動的上下卸載地點越來越少,在戰時鐵路必遭破壞的情況下,軍隊進行快速、長距離移動將愈加困難。對此,相關學術文章指出,應盡速採購機動式末端月臺,以維持國軍鐵路運輸量能及鐵路韌性。
位於新北鶯歌、陸軍後勤指揮部下的汽車基地勤務廠,是國軍重要的車輛補給修護廠,主要任務為翻修各式輪型車輛。其中,汽基廠的儲備庫平時協助各單位申請運補之外,還需要與台鐵局協調軍備,以及軍品的鐵路運輸期程調度,監督運輸的同時,還要定期協同台鐵局執行鐵道安全檢測,以及分段執行鐵道養護工程改善,確保鐵道安全無虞。
在軍備、軍品從汽基廠儲備庫的月台運上板車後,會從場內的中興一號軍用鐵道支線出發,轉往台鐵局的鐵路縱貫線,往北經鶯歌站和七堵站,往南可連接至新竹站。支線全長2.87公里,營內設有三股鐵道,用以支援三軍各部隊運輸任務。
汽基廠是北部地區鐵路軍事運作的重要樞紐,亦是少數位於營區內的鐵路作業站,且無列車高壓電纜,因此作業相對安全。托運裝備的車廂總類區分為敞車、平車和篷車三種,敞車平時用於裝載車材零附件及各式飛彈;平車則用於主件裝備後送及撥發;篷車用於裝載機敏性、槍砲彈藥及油料等軍品。
鐵路運輸是部隊重要的機動方式之一,即使是在公路網發達的台灣,鐵路運輸仍有其優勢。鐵路運輸特點在其能夠一次性運載大量貨物,隨著運輸距離越長,其成本會逐漸下降,甚至低於公路運輸。
但隨著台灣本島都市發展、各縣市火車站轉往地下化、高架化的狀況下,因應客運需求,各車站月台末端的上下通道已逐漸拆除。根據《陸軍後勤季刊》110年第三期內容顯示,據當時最新統計,全台僅剩44處端末月台可供使用,國軍較常使用的僅有16處,其餘皆有年久失修、進出道路限縮及鐵路立體化改建等問題,使得國軍在進行鐵路快速移防或增援時的地點受限,平時軍備後勤貨運點也有集中化、中心化的趨勢,不利戰時的戰力保存韌性。
這期《陸軍後勤季刊》內文也明指,這將造成軍事鐵運能量維持不易,並極有可能造成相關裝備無法下卸,影響戰時兵力轉用。對此,該報告建議,應盡速採購機動式的端末月台,因為機動月台不僅造價低廉,還能提供部隊多元的裝運場址,進一步下降運輸成本,更能在車站設施和鐵路遭到破壞時,仍能提供一定距離的鐵路運輸能量。
該報告分別提及中、美兩國現行較常使用的機動月台,共軍方面會使用搭載組合月台的野戰月台車或是人工組裝式站台,供軍車及裝甲車進行卸載作業;美國方面則使用機動式軌道車,即軌道板車上就包含月台組件,可攤開形成坡道供車輛上、下板。
該報告在訪談數位後勤相關軍職人員了解後勤作業需求,並進行問卷調查後,認為搭載組合月台的自走式機動野戰月台車較適合國軍。該報告也指出,在戰時鐵路易遭破壞的情況下,台鐵局也需要對此擬定因應鐵路搶修等動員計畫,以利維持軍隊或物資運輸。同時,機動式月台也能在鐵路被破壞的情況下,維持一定的鐵路運輸能量,增加交通堅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