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一場阿富汗掩護任務,眼見戰機油箱見底,該冒險降落在敵人基地,但可能被擄,還是持續等待,有機會遇到空中加油機;遇上恐怖攻擊,一輛油罐車高速迎面而來,該拋下戰機而逃,還是想辦法在爆炸前將戰機拉起?日本羽田機場昨日發生的二機擦撞事故,更顯見生死一瞬間的決斷,往往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台裔美國空軍飛官阿札爾.李(Hasard Lee)撰寫新書《F-35戰機飛行員的零秒決斷力》,已陸續把畢生所學傳授給各國飛行員,還指導過500大公司執行長、NASA太空人等,能在高壓下管理混亂並降低風險。
本書作者阿札爾.李(Hasard Lee)駕駛過F-16、F-35戰機,目前擔任F-35戰機訓練系統負責人,至今培養超過百位飛行員,成為美國空軍戰力養成的基石。其職業生涯始於駕駛F-16戰機,並被選為美軍F-16戰機聯隊「年度最佳教官飛行員」。
根據出版社「大是文化」提供的書籍介紹內容,身為飛行指揮官,阿札爾帶領飛行員在阿富汗戰爭最激烈的時期投入戰鬥。他執行了80多次戰鬥任務,並成為唯一在同一天駕駛兩種不同類型噴射機投入戰鬥的飛官。隨後,阿札爾被選為駕駛F-35的飛行員,當時該戰機仍在開發階段。在退休後,阿札爾成為世界上最大空軍訓練基地的訓練主管,負責開發新興教學方法與技術,以培訓未來的戰鬥機飛行員。
航空業的高風險 是完全理性決策的最佳環境
要讓飛機升空飛行,是一段與物理法則持續鬥爭的歷程。客機在30000英尺(約9144公尺)高空,以時速600英里(約965公里)巡航,並不是一件自然的事;它並非萬無一失的舉動,代表其預期結果將會是墜毀,還是平順完成飛行,全仰賴機智與決斷力,避免噩耗發生。
駕駛飛行器獨一無二的環境非常無情,如果是汽車拋錨,通常只代表得停在路邊幾小時等候救援,但飛機失去動力多半會導致重大傷亡。就算在商業界,攸關整家公司存亡的決策也相當罕見,即使真的遇上,也只有少部分的員工會參與其中。
航空界則不然,僅僅是為了讓飛機維持飛行,就需要所有人都拿出最佳表現。這種系統並不穩定,即使只有一人疏漏或怠忽職守,也足以造成悲慘的後果。但也正是這種無情的本質,引發人們對決策的極度關注。
在航空界的早期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各種瓶頸似乎都難以克服。當時的墜機率高到難以置信,如果以現代的航班量來換算,1920年代晚期每年的墜機總數,將會高達驚人的7000架。這導致對追求航空安全近乎偏執的文化,一旦有飛機墜毀便會展開調查,並研討出能融入未來飛行的教訓。
航空界無情的本質,為決策分析提供了完美的框架。墜機事件天生就引人矚目,代表它們無法被冷處理。每次墜機後,一組團隊便會調查墜機發生的根本原因及其成因,藉此不只找出墜機如何發生,更要找出墜機為什麼發生。這種承認錯誤、理解錯誤與修正錯誤的文化,最終促成了商業航空業的成功。如今它象徵著人類偉大的成就之一,即使每天有超過十萬趟航班起降,美國的航空公司也已經超過10年沒發生重大墜機事件。
在戰場上,出錯的容忍範圍小得不可思議
空戰則為航空增添了另一層複雜性。戰鬥飛行員不只要在天氣、地形、航空交通等威脅中確保安全飛行,還必須跟打算擊落自己的敵機抗衡。敵機通常技術高超又善於應變,不斷尋找對手在戰術與科技中的弱點攻擊。交戰雙方都企圖欺騙與誤導對方,藉此干擾他們的決策能力。
身為戰鬥機飛行員會習慣的其中一件事,便是飛行員距離焚身慘死,永遠只有數秒之隔。你得在風險與成效之間力求平衡,每次飛行任務的成敗,取決於上千個正確決策的積累。遺憾的是,只要出了一個差錯,便會導致某趟飛行以極為悲慘的方式結束,這種狀況已在歷史上多次發生。
在空戰中,危險因素會隨著彼此作勢要保護己方弱點、攻擊對方弱點而不斷改變。所做出的決定持續受到考驗和反制,這是一場終極的「貓抓老鼠」遊戲。這種頻繁轉變的進展,使得現代戰場有多少變化就有多少危險。
今日的敵軍蹤跡難尋,舉凡天空、陸地、海洋、太空與電子世界,皆是其藏身並針對特定弱點攻擊之處。超音速飛彈的秒速已超過1英里(約1.6公里),匿蹤戰機在雷達上的顯示標記比蜂鳥還小,而感測器能夠用三角學測定出遠在天邊的目標。
當遭受攻擊時,飛官收到的警告,通常僅有在被擊中的數秒鐘前,出錯的容忍範圍小得不可思議。美國空軍為此研發出一套全球最強的決策實務:「零秒決斷力」,讓美軍自1953年以來,不曾在空對空交戰中被擊落,打造出最強的空中戰力,這套決策訓練,各界人士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