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自明白文化出版新書《完全模擬侵台戰爭》,由明白文化授權刊載)
序曲
石垣島從黎明時分起,防災警笛就不停作響,發出日本全國即時警報系統(J-ALERT)尖銳喧囂的警報聲。
巡弋飛彈帶著低沉的呼嘯聲,突破自衛隊的防空網,命中石垣駐屯地。石垣港、新石垣機場、火力發電廠、通信塔陸續被飛彈命中。自殺無人機也飛到上空,破壞監視設施、燃料設施與彈藥庫。
在中國軍隊的猛攻下,石垣島已經瀕臨淪陷──
另一方面,與那國島的居民已經全體避難,只剩日本自衛隊留在島上。在中國的電子戰攻擊下,自衛隊陷入了和島外一切聯絡通訊中斷的狀態。如同攻打石垣島一樣,中國軍隊利用飛彈攻擊,弱化自衛隊的反擊能力。大量運輸直升機降落在與那國機場,並占領此地,緊接著,重裝的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包圍了與那國駐屯地。
中國軍隊與日本自衛隊的戰鬥,僅僅幾小時就分出勝負。中國使用貨輪運來輕戰車在內的軍事車輛,力壓日本自衛隊;他們占據與那國駐屯地,解除與那國沿岸監視隊的武裝。同一時刻,中國海軍陸戰隊也登上釣魚臺,高舉中國國旗。與那國島、釣魚臺被壓制的日本自衛隊,從海上展開反擊。
進入石垣島東南海域的日本護衛艦和在東海、宮古島海域展開的日本潛艦,朝與那國島海面上的中國船艦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接著,自衛隊更從石垣島森林地帶的射擊陣地發射陸基反艦飛彈,對中國船艦造成很大的損害。中國海軍隨即派遣搭載空射反艦飛彈的戰鬥轟炸機升空迎擊。中國武力侵台戰爭,已經演變成日本自衛隊與人民解放軍間砲火四射、相互激戰的場面。
第一部 中國何時會武力犯台?
美國預測的「X日」
中國真的會攻打台灣嗎?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yes」;但癥結點在於,究竟是什麼時候攻台?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見解,但時間必定是在不久的將來,這是美軍幹部與專家共同的認知。
二○二一年三月,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中預測:「今後六年內(也就是二○二七年前),中國很有可能入侵台灣。」戴維森司令在二○二二年八月又再度發出警告說:「我現在仍看不出有任何會改變這個時間軸(二○二七年前)的變數出現。」二○二七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三任期即將告終、虎視第四任期的關鍵時間點,將左右政治領導班子的動向,這就是戴維森此一看法的依據。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在二○二二年十月十九日,於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視訊會議中說:「依我自己的看法,不是二○二七年,而是二○二二年或二○二三年,中國就有可能侵台。」二○二三年二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CIA)伯恩斯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情報:「我們得到情報指出,中國習近平主席已經下令,要在二○二七年前完成入侵台灣的準備。」
美國不惜讓直通中國政權中樞的重要情報來源暴露於危險當中,也要公開消息來牽制中國侵台的行動,事態就是如此迫切。二○二二年八月二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引發中國激烈反彈,從當天晚上起便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並對台灣本土周邊地域的六個地點發射飛彈。八月四日時,中國對日本沖繩縣波照間島西南的經濟海域(EEZ)發射了五枚飛彈。日本政府立刻提出抗議,讓我再次意識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前日台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安保主任渡邊金三先生,針對中國統一台灣的時間表,做了以下分析:
二○二二年到二○三五年:相對於支援台灣的美國核武能力,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尚不充分,中國在此時期不得不採取「和平統一」路線。二○三五年到二○五○年:中共擁有與美國核武能力相對應的核威懾能力,此時中國可能會以傳統武力(相對於核武能力,如:飛機、戰車或船艦等)侵犯台灣。台灣的總統選舉預定在二○二四年、二○二八年與二○三二年舉行。渡邊金三認為,中國應該會採取輿論戰,支持對統一有利的政黨與候選人獲勝。
渡邊接著分析,二○三五年以後,如果台灣的政治情勢仍對中國不利,中國就有可能採取武力入侵手段。若中國國內爆發經濟問題、人口問題、民族問題、大規模自然災害等等,造成國內民眾對共產黨政權不滿的情況下,推測中國可能會冒險侵台。
中國不僅想創造出足以和美國比肩且世界一流的軍隊,也希望這支軍隊能夠在戰爭中獲得勝利;但中國若選擇與號稱世界最強的美軍正面對峙,實非上策。因此,中國想武力犯台的話,短期內就必須找出在美國正式軍事介入前可迅速達成作戰目標的方案。
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對台提供武器,支援台灣強化防衛能力;拜登總統也一再發言表示,中國若武力犯台,美國有防衛台灣的責任。不過,美國真的會參戰嗎?如果會的話,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參戰?
在日本,政府領導與專家反覆做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發言。可是,中國侵台會以何種具體形式波及日本?自衛隊會和人民解放軍直接對決嗎?關於這些「有事」的具體內容,並未被清楚解釋過。不過,針對「台灣有事」發生時的應對方針,政府高層與執政黨議員其實都默默持續研究,這也不是祕密。
二○二二年有十幾位國會議員集結起來,進行了好幾次完全不公開的兵棋推演。因為兵推是也是日本政府面對危機處理的應對方式,所以我也以企劃、指導者的身分參與其中。
台灣走向「獨立」的時候最危險
根據美國政府資料,中國武力犯台的導火線可推定為以下幾種狀況:
1. 台灣宣布獨立,或是台灣表明獨立進程的時候
2. 台灣向聯合國組織申請加入的時候(明確朝向獨立發展)
3. 台灣內部混亂(統派與獨派對立等)
4. 台灣開始裝備核子武器
5. 台灣要求維和部隊駐紮的時候(外國勢力與外國軍隊進駐台灣)
讓我們來逐一檢視。
首先是④,台灣應該不可能擁有核子武器;台灣當局人士不會發表這樣的言論,美國也不會同意台灣擁核。③所呈現社會的混亂也很難想像。台灣的經濟穩定成長,除了中國煽動以外,很難有社會混亂的情形發生。因為台灣民眾大多支持維持現狀,①的獨立宣言也應該不會發生。⑤邀請維和部隊駐紮很困難;但當台灣陷入紛爭狀態、緊張高漲的時候,台灣政府有可能提出派遣維和部隊駐紮的請求。
因此,最有可能的就只剩下②,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朝獨立邁進。儘管台灣這樣做,並非明顯宣布獨立,但中國還是有可能自行判斷台灣「正意圖走向獨立」。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名義是「守護遭到種族屠殺和壓迫的人們,進行『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烏克蘭加盟北約的可能動向,已超過俄羅斯的容許界線。即使是極小的徵兆,對打算挑起戰爭的國家來說,都足以變成開戰的理由。換言之,台灣展開國際活動有可能觸碰中共敏感神經,從而讓中國獲得武力犯台的理由,讓戰爭有了導火線。
現在台灣允許美國以訓練和指導為目的,派遣軍人到台灣,但如果美軍以常規部隊規模進駐台灣,中國很有可能就無法接受了。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很低的狀況,就是當台灣被納入「集體安全保障」的架構中,或是台灣邀請以美軍為主的多國聯軍駐紮時,中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二○一六年,台灣總統大選誕生了民進黨的蔡英文政權,此後在中國政府施壓下,和台灣維持邦交的國家從二十二國減少到十三國,台灣的外交環境日趨惡化。儘管如此,蔡英文總統還是在二○二○年一月的總統大選中,獲得台灣政治史上最高的八百一十七萬二百三十一票,成功連任。
西歐各國對台灣海峽的安定化,表現強烈的關心。歐洲議會在二○二一年十月通過與台灣強化關係的議案,並在次月組成議員團訪台。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在二○二一年八月發表聲明,表示願意和台灣展開互惠關係,十一月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了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中國政府大表反彈,發表堅決反對立陶宛做法的公告。
日本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台灣是以設置「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來代替大使館,並未直接冠上台灣的名號。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並且把「一個中國」當成國家的根本原則,發表各種對台言論。台灣也相當清楚中國的想法,所以絕不公然提出獨立的主張,但蔡英文總統抱持「兩個中國」的立場,在與中國建立對等關係的方針下,運作政權。
有一種想法認為,當日本因二次大戰後戰敗而放棄台灣的時候,台灣就算達成獨立了;戰後台灣存在的「台灣國」,是與從大陸逃亡過來的「中華民國」並存。從這個端點來看,台灣其實已是獨立國家了。既然已經獨立,就沒有必要發表獨立宣言,可直接以對等的立場來建構與中國的關係。
蔡英文總統在二○二二年十月十日紀念「中華民國建國」的雙十節演說中,揭示了台灣與中國持續對話的方向:「我要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唯有尊重台灣人民對主權和民主自由的堅持,才是重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根本。」
關於國防,蔡總統主張「台灣有自我防衛的責任」,她指示要擴大精密導向武器和高性能艦艇的量產,並致力確保小型機動性高的武器。她一方面企圖強化防衛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對「外部軍事威脅」要有萬全的應對準備。
話雖如此,「對等關係」這句話其實相當曖昧,也很有可能被人解讀成以獨立國家之姿和中國彼此對等。「台灣正在往『獨立』方向邁進」將刺激中國敏感神經。如果台灣打算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大會,中國將會認定為台灣要在聯大會場發表獨立宣言,從而給了中國犯台的口實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