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日交付菲4套雷達「增眼線」 國防院學者詹祥威:建議台日菲情資共享

2025/02/16 11:13

日本基於RAA協議,自去年開始向菲國轉移4套TPS-P14ME搜索雷達,這些雷達並可與日本西南諸島互補,延伸眼線。國防院學者詹祥威分析認為,台日菲有監偵情資共享之迫切,更完善面對面的「島鏈防禦」。(圖片擷取自@IiiTango的X帳號)日本基於RAA協議,自去年開始向菲國轉移4套TPS-P14ME搜索雷達,這些雷達並可與日本西南諸島互補,延伸眼線。國防院學者詹祥威分析認為,台日菲有監偵情資共享之迫切,更完善面對面的「島鏈防禦」。(圖片擷取自@IiiTango的X帳號)

相關新聞請見

菲律賓想買建國以來前2艘潛艦 南韓、法國、西班牙都躍躍欲試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日本於去(2024)年中與菲律賓簽署互惠使用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隨後便基於「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將開始向菲國轉移4套TPS-P14ME搜索雷達,這些雷達可與日本西南諸島互補,延伸監控範圍,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海上威脅。國防院學者詹祥威分析認為,台日菲有監偵情資共享之迫切,更完善面對面的「島鏈防禦」。

日方陸續交付的TPS-P14ME雷達為監控距離達250海浬(約463公里)的S波段對空雷達,一般搭配J/TPS-P9雷達作為高、低空偵查的互補,且已實際投入運作長達30年。該雷達預計將由菲律賓空軍第580空中預警及管制聯隊(580th ACWW)主責,該聯隊的主要駐點為菲國中央呂宋偏北的San Fernando空軍基地,按推測該雷達將部署在呂宋西北部高海拔區域,主要應對來自中國的海上威脅。

菲國雷達與西南諸島形成互補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詹祥威近日評析當前日本位於西南諸島的久米島分屯基地配署J/FPS-4,與座岳分屯基地則配署更先進的J/FPS-5,前者對高空目標偵蒐距離可達400公里,後者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據稱最大距離為2000公里,但一般認為較可信的穩定工作距離為740公里。此外,宮古島分屯,以及沖永良部島更分別部署了最先進的J/FPS-7雷達,其探測距離為機密,但一般認為至少與J/FPS-5不相上下。

TPS-P14ME係由陸上自衛隊現役J/TPS-P14改進的機動式雷達,如前述其目標主要在於高空防禦,而J/FPS-4、5或7則是針對遠距高空飛彈與載具的探測及防禦,換言之J/FPS-4、5或7之任務為大範圍監控並提供區域空域感知及早期預警,而J/TPS-P14則是作為戰術層面的機動雷達,主要應對突發性的事態反映。

TPS-P14ME係由陸上自衛隊現役J/TPS-P14改進的機動式雷達,其目標主要在於高空防禦,是一款監控距離達250海浬(約463公里)的S波段對空雷達。(圖片擷取自三菱電機網站)TPS-P14ME係由陸上自衛隊現役J/TPS-P14改進的機動式雷達,其目標主要在於高空防禦,是一款監控距離達250海浬(約463公里)的S波段對空雷達。(圖片擷取自三菱電機網站)

但由於前述J/FPS系列以及J/TPS-P14皆由三菱重工開發,其顯然具備相似的設計理念與邏輯框架,加上當前自衛隊整體使用的是美系LINK-16高速數位數據鏈路,或者自行開發之數據鏈路,基本實現相互通聯並無太大疑義。亦即,日本藉由防衛裝備移轉提供菲律賓空軍作為防空目標識別使用,基本形成與西南諸島雷達互補的態勢;雖然RAA內容本身並無涵蓋「情資共享」,但該協議顯然為更深層次的合作,如情資交換奠定重要基礎與誘因。

探測缺陷與未及有利於三國合作

詹祥威指出,縱使前述三者雷達的探知距離,以西南諸島部署為例至少涵蓋台灣本島南部海域,而菲律賓部署的J/TPS-P14偵測距離至少460公里,基本亦涵蓋了巴士海峽並可能延伸至台灣本島之一部;但即便久米島分屯的探測可涵蓋日本西南諸島本身、與座岳分屯甚至可涵蓋到菲律賓北部,但由於地球曲率以及台灣高山遮蔽的限制,顯然日本對於新竹至屏東一面以西的探測,乃至向中國大陸內陸延伸的探知有其限制。

在此角度限制,解放軍東部戰區包含晉江、岩前以及往南延伸的諸多基地,在西南諸島防禦面上形成漏洞,至少在導彈升至一定高度前難以偵測;雖理論而言,西南諸島主要防禦之威脅面,乃從朝鮮半島延伸到惠安,但雷達搜索面積設計至少單面 可探120°,卻因地理限制而無法有效偵查形成缺漏。

而部署在菲律賓的J/TPS-P14,偵測面可由台灣屏東延伸至西沙群島方向,但由於其距離僅460公里,顯然是針對東沙以東、台灣灘以南,乃至黃岩島以北面的方向為其主要目標,雖可同時提供日本就此區解放軍載具或飛彈之動向,但對前述西南諸島的偵查闕漏難以填補。

以台灣而言,高度海拔2500公尺的樂山鋪路爪雷達(AN/FPS-115 PAVE PAWS),由於由高向低望克服曲率障礙,因此推測合理探測距離至少5000公里,2面雷達角度最大可達240度,亦及中國大陸整個西半部的空中動向皆在其掌握之中。此外,北部區域台灣至少尚有4座FPS-117雷達補足前述鋪路爪的不足;前述西南諸島的偵查缺漏,顯然台灣具有即時填補之能力。

以台灣而言,海拔2500公尺的樂山鋪路爪雷達(AN/FPS-115 PAVE PAWS),由於由高向低監控,可克服曲率障礙,因此推測合理探測距離至少5000公里,具有即時填補西南諸島偵察缺漏的能力。(青年日報提供/資料照)以台灣而言,海拔2500公尺的樂山鋪路爪雷達(AN/FPS-115 PAVE PAWS),由於由高向低監控,可克服曲率障礙,因此推測合理探測距離至少5000公里,具有即時填補西南諸島偵察缺漏的能力。(青年日報提供/資料照)

建議互惠多利共創多贏

詹祥威認為,這並非表示由台灣單方面「讓利」協助日方進行偵查,並即時提供預警情資;相對而言此種情報即時交換機制,乃是建立在「島鏈防禦」的區域共同安全體的概念之下,從過去點對面的防禦,擴展到線對面乃至面對面的整體性、偕同性的防禦概念。

台灣近年仿效美日,針對中國具有威脅性的空中情資定期公告周知,然而在去機敏性與去情資來源化等多重目的下,此公告乃「非即時」以及「非精確」,用以媒體或研究或有其用處,但對於防衛安全的早期、即時預警都顯不足。

對台灣而言,近年積極建構台灣海峽以西的空中預警與感知的綜合能力,但另一方面對於海上目標的監測則有其能力限制,包含艦隊雷達、海軍高山遠程雷達都已老舊,除偵查距離有限,抗電子干擾的能力勢必有所不足。

當日本藉由軍事援助提供菲國一系列偵察雷達,並且簽署相互准入協定,進一步可能雙邊將效仿日韓軍事資訊安全協定(GSOMIA),簽署日菲間的相似協定,而形成日、菲、韓之間的情資交換體系。如此一來,在區域防禦的整體面向上,美、日、韓、菲都形成有效的情資構聯體系,僅剩台灣被排除在即時情資交換體系之外,僅能透過當前最低度、非即時的對美交換體系進行,顯然就有效的即時防禦及早期預警係有不足。

未來政策建議

由於載具速度、威脅程度的區別,該文分析,日方須我情資較屬「即時性」,或需以「秒」為計算單位;相對而言我追監海上乃至海下目標則屬慢速,只要以「分」為單位,前述互動利基而言我具有相對優勢。建議可以此與日方進行即時性情資交換談判,無論對於單一面向空情防禦,乃至整合性完成第一島鏈防禦面的構築,對此區民主友盟皆有一定助益。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與日方談判之政治阻礙過大,或可思考轉向與菲國進行交換;在日菲完成構聯在即的前提下,與菲國的交換或許是可以思考的變通之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