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圖解軍武》布雷艇的貼身侍衛 M109突擊艇可載10名官兵飆速74公里
圖解M109突擊艇。(記者劉宇捷攝;記者涂鉅旻製圖)〔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海軍陸戰隊為滿足快速布雷艇戒護任務需求,安排兩棲偵搜大隊官兵操駕M109突擊艇緊隨護衛。這款「MIT」的突擊艇可搭載8至10名官兵,以40節(約時速74公里)高速在海上狂飆,官兵還可操作機槍、榴彈機槍打擊缺乏裝甲保護的敵軍。《自由時報》軍武頻道以「圖解軍武」方式,帶您認識這款小型濱海艦艇的「貼身侍衛」。
艇體設計
M109突擊艇以複合式材料建造,採用深V滑航型設計,可快速在海上航行。(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M109突擊艇由國內廠商罡旻(Karmin)建造,黝黑的塗裝、充氣艇般的外觀,是這款小艇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不過,看似簡單的艇身設計,實際上大有玄機,其採用高強度、可耐火阻燃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等複合材質為原料,內含裝有浮囊的三層充氣浮管,即使遭槍械擊中也不至於全艇「消風」,且只要替換受損的浮管即可,不必全艇拆卸「大修」。
另外,採用深V滑航型設計的M109突擊艇有著流線外觀,因此可高速破浪航行,且小艇上方設有駕駛台、三排座位,以及可裝上熱像儀的桅杆,至多可供10名官兵搭乘。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座椅、槍座等皆採用快拆式設計,可依照任務快速調整,增加整體運用彈性。
動力與偵蒐能力
M109突擊艇採用2具400匹馬力的舷外機,最高時速可達40節。(記者劉宇捷攝)M109突擊艇的動力來源為艇艉2具400匹馬力柴油舷外機,可在小艇靠泊港口時抬升離開水面,出航時再降至水下發動。由於M109突擊艇滿載重量僅5.8噸,舷外機全力推進時,可使突擊艇的最高時速飆至40節(約時速74公里)以上,若以35節(約時速64公里)航行,最大航程可達300浬(約555公里),可滿足近海偵巡、戒護需求。
M109突擊艇桅杆上設置一組SeaFLIR 230球形熱影像儀(紅圈處),是該艇的重要「眼睛」。(資料照)雖然M109突擊艇的體積小且輕巧,但桅杆上設置一組SeaFLIR 230球形熱影像儀,可掌握周遭海上動態,根據原廠敘述,可以360度旋轉的SeaFLIR 230,由熱成像儀、全彩鏡頭及一組最遠15公里的雷射測距儀組成,是該型艇全天候在海上執行任務的重要「眼睛」。
武裝
兩棲偵搜大隊官兵立姿操作M109突擊艇的艇艏M2白朗寧機槍。(記者涂鉅旻攝)M109突擊艇的艇艏、艇艉各有一處可拆卸的槍座,可視需求架設有效射程約1800公尺的白朗寧M2 .50機槍(採用12.7公厘子彈)、有效射程1200公尺的7.62公厘T74排用機槍,或者射程約1500公尺、可小範圍殺傷敵軍的Mk19 40公厘榴彈機槍,槍座前方皆安裝一面防彈鋼板,保護立姿操作槍械的官兵安全。
M109突擊艇曾在實兵操演時,模擬機槍射擊訓練。(取自青年日報)讀者可能好奇,只搭載機槍、榴彈機槍的M109突擊艇,要如何護衛排水量更大、同樣採用機砲、機槍為自衛武器的快速布雷艇?事實上,這與國軍的作戰想定有關,M109突擊艇就如同「待命班」一樣,講求「即刻出動」與高機動性,所應對之敵為輕裝甲或無裝甲的小批次特攻人員,若遭遇操作重裝備的敵方單位,則會與其他友軍攜手,以合適的武器阻殲。
任務定位
由於M109突擊艇具備高機動性,因此扮演快速布雷艇的海上戒護重要角色,圖為數艘M109艇參與「國軍113年春節加強戰備」操演情形。(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船速飛快、搭載輕武裝的M109突擊艇,是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的重要儎具,陸戰隊自2020年至2022年間一共獲得18艘同級艇,除了保衛快速布雷艇的戒護任務外,該艇也可從事港防偵巡、近海警戒、海上情蒐、滲透突擊、反劫船與反滲透等多元任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