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傳告終? 陸軍表態了:續依任務節點測評
代號「獵豹專案」的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案波折不斷,陸軍司令部今天表態,軍備局刻依陸軍需求規格,實施D3樣車研改,賡續依任務節點,完成作戰測評。圖為軍備局去年6月對外展示105公厘輪型戰車D2樣車研製成果。 (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相關新聞請詳見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代號「獵豹專案」的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案,第3輛原型樣車(D3)預於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車系統組裝,但軍方內部始終有不看好的聲浪,甚至傳出「105公厘輪型戰車火力不足,研發案遭陸軍打回票告終」的消息,陸軍司令部今天表態指出,軍備局刻依陸軍需求規格,實施D3樣車研改,賡續依任務節點,完成作戰測評。
陸軍司令部還表示,外傳陸軍以「獵豹專案」戰車砲火力不足為由,否決本科研案,與事實不符。
陸軍今天的2點表態,也緩解外界對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的疑慮,但重點是必須按照先前規劃的任務節點,持續進行作戰測評,一切要依作戰測評為結果。
國防部軍備局產製105公厘輪型戰車展示。(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計畫,總經費為7億7884萬元,由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及209廠研製,D2原型樣車在去年公開性能展示時,車輛最高時速達每小時100公里以上,砲塔系統具雙軸伺服穩定,可行進間射擊,在2000公尺距離可貫穿500公厘鋼板;觀測系統具全天候作戰能力,能在2000公尺外辨識車輛,1200公尺外辨認人員。
105公厘輪型戰車採用的是105公厘戰車砲,砲塔上方裝設1門12.7公厘遙控機槍塔,主砲旁則設有一門7.62公厘同軸機槍,可壓制步兵等缺乏裝甲保護的敵方目標;砲塔後段則有煙幕彈發射器及雷射預警系統,可望提升輪型戰車戰場生存能力。此外,砲塔四周有雷射預警系統,當被鎖定時,可直接要求最近的橫式6管煙幕彈發射煙幕以脫離戰場,全車皆有複合裝甲,正面可抗30公厘穿甲彈,側面可抗12.7公厘鋼芯彈,車體周遭裝設8個觀遠景,操作手在車內即可掌握車外狀況,並具獨立觀瞄系統。
但因車輛高度過高,引發各界質疑,軍備局當時說,預計今年可完成D3樣車的產製及驗證,會將車高從D2樣車的3.3公尺降至3公尺以下。
對於105公厘戰車砲,是否不符陸軍的火力要求,還傳出軍方內部有一種說法,指稱陸軍評估輪型戰車其作戰效益,其105公厘戰車砲火力無法滿足作戰需求,還稱陸軍已明確向軍備局表達,若輪型戰車戰車砲火力不提升到120公厘口徑,陸軍無法接受這款輪型戰車,也代表獵豹專案的D3樣車以及研發案計劃就此「告終」。
不過,陸軍司令部今天明確表態,指105公厘輪型戰車還在依節點進行作戰測評,目前並沒有所謂的「告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