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射程1200公里「雄昇飛彈」產製逾百枚 第二階段量產待層峰下令
「雄風」反艦飛彈、「雄昇」飛彈共用生產線,兩款彈種的年產量為131枚。軍方並未直接公佈「雄昇飛彈系統」的個別量產數量,技巧性的宣示反而更加引起外界的想像空間。圖為雄二飛彈發射畫面。(軍聞社提供)
相關新聞請詳見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軍方高層人士今天指出,射程達到1200公里丶涵蓋中國內陸的「雄昇飛彈系統」(增程型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已經完成量產任務,數量超過百餘枚,中科院仍在精進相關技術,朝更遠射程目標邁進,至於是否啟動第二階段量產任務,則要由決策核心下達命令。
軍方高層人士說,包括美國丶日本在內的多個先進國家,都在努力將長程巡弋飛彈的射程再往前推,美國戰斧巡弋飛彈的新型號,射程可達1600公里,部分新型號宣稱可達2400公里以上。美國在2023年宣布將出售日本自衛隊400枚射程可達1600公里的「戰斧」巡弋飛彈,藉此應對當前及未來威脅。
他指出,「雄昇飛彈系統」的量產型飛彈,射程已達到1200公里,中科院的科研人員仍在精進相關技術,希望以打造出更遠射程的飛彈為目標,至於目標射程是多遠?他說:自然是以美日最新款飛彈的射程為目標。
軍方在去年八月於屏東試射罕見的「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至於射程1200公里丶可達中國內陸的「雄昇飛彈系統」(增程型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量產任務已經完成,數量達到逾百枚。(資料照)
「雄昇飛彈系統」的量產任務,列在「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項目之內,總經費為169億元,規劃在民國111至114年度內,完成兩型「雄昇飛彈」的量產,並將兩處作戰中心的指管系統軟硬體性能提升。兩型彈分別為可攻堅指揮所丶掩體的「高爆彈」,以及可有效破壞丶癱瘓敵方機場跑道的「散撒彈」。
據指出,空軍現役的「雄二E 」地對地巡弋飛彈,分為A型丶B型彈兩款,A彈射程500公里,B彈為1000公里,兩款彈的引擎不同,B型彈採用渦輪扇引擎推進系統,可以在省油的狀態下飛的更遠,渦輪扇引擎推進系統發展計畫代號為「鯤鵬計畫」。A型彈在2004年即已完成試射,B型彈則是在2007年成功完成試射任務,A型丶B型彈均已分批量產,並且在空軍特種飛彈旅服役中。
而射程更遠,外傳射程達到1200公里的「增程型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也就是「雄昇飛彈系統」,外觀與美國戰斧飛彈相似。
雄昇飛彈系統早前就有小批量生產型式,並分批撥交到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擔任戰備任務,也已有一定的服役年齡,空軍為使其隨時保持戰備的備便狀態,有效嚇阻共軍威脅,編列了83億8800萬元預算,自114年度起至125年度,委託中科院執行「雄昇系統飛彈15年重鑑測」案,在114年的單一年度就先編了5億0902萬5千元,顯示國防部相當視「雄昇飛彈系統」的戰力及妥善率。
國軍於九鵬基地射擊「雄二E」巡弋飛彈(上),彈體大致與美軍戰斧飛彈(下)相似。(上圖為TVBS新聞影片,已獲TVBS授權提供,下圖取自美國海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