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碰漢光41的14天教召日記 「精實」紀錄引後備軍人迴響
圖為步兵206旅召員於漢光41號演習期間,手持T74排用機槍實施空包彈射擊。(國防部提供)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上週落幕,首次10天9夜的不劇透操演讓三軍常、後備部隊展開「極限練兵」,許多參演官兵事後紛紛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心得,認證今年的漢光根本就是「汗光」;而在許多心得文中,有位軍官召員在14天教召期間全程發文紀錄,其平實的文筆、「精實」的內容,讓網友猶如追漫畫連載般不斷敲碗,引發廣大迴響。
在社群媒體上經營「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粉專的洪姓召員,過去是在國防大學退伍的備役上尉軍官,本(7)月5日至18日間受召至桃園的步兵206旅步5營戰支連,擔任搜索排上尉排長;他表示,搜索排主要負責營級最前方的偵察搜索,並掌握敵情回報給後方營部協助決策,必要時則支援其他排、組,執行守護輜重運送等防禦任務。
(以下內容原文發布於「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粉專,本報經授權後轉載,並在保留原文語意下彙整,分為上、下兩篇刊出)
第一天
因應新制教召採取現地召訓的政策,召員前往桃園某國小報到後,即領取頭盔、CV105背心、三級抗彈板等全套戰鬥個裝,並領用搜索排的T91步槍。他指出,接下來的14天都將操作同一把槍,如同自己的槍一樣使用;操課、演練部分則在國小及周遭地區實施,並設有野戰沐浴帳進行盥洗。
第二天
單位配發單兵個人急救包(IFAK)後,便全副武裝展開戰傷救護(TCCC)課程訓練,召員指出,這項課程不僅止於過往的人員搬運,也強調了戰火下救護的壓制敵火力後止血、掩護撤退等步驟,整體而言明顯進步:下午的實作階段,則演練匍匐前進、打止血帶以及傷員拖送等動作,在打止血帶方面,幹部會確認脈搏來判斷操作是否合格,使得召員直言課程確實到讓他手臂瘀青。
圖為206旅步1營戰支連召員進行戰傷救護課程訓練,演練掩護下將傷員向後拖離。(取自青年日報)
此外,召員透露,為力求真實,召訓單位會實際運用編制內的中型戰術輪車(俗稱「中戰」)等載具運送兵力,藉以驗證全旅、營級部隊運能;另一方面,參演官兵會統一使用公發裝備做訓練。
第三天
由於編階是上尉搜索排排長,召員複習了指揮工具,並與弟兄一同閱讀地圖和學習城鎮戰概論,演練舉槍、轉身等基本動作,他認為,這樣的訓練揮別過往新訓「單兵戰鬥基本教練」的死板,實用許多,而且陣中許多僅服役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也學習相同內容,不做差別教育。下午則進入實際操作,全排以4人一組各自展開練習,包含掩護、推進、過轉角、切派等細節,在國小校園內進行城鎮戰訓練。
第四天
一整天的「快速反應射擊」訓練裡,召員先是複習槍枝歸零,並運用俗稱「九洞板」的射擊障礙板,練習無依托立、臥姿,以及有依托的三姿態射擊,另還演練了快速更換彈匣、單手槍枝故障排除,以及夜間射擊等項目。此外,召員透露,現行的後備單位並不配備無人機干擾槍,也就是說,若他所在搜索排遇到無人機,需要回報營部並迅速轉移陣地,進行撤離。
圖為206旅步3營召員實施快速反應射擊訓練,操作有依托立姿射擊。(取自青年日報)
第五天
延續前一天的課程,召員展開步槍射擊,以及「限制空間戰鬥」(CQB)等專長訓練。他觀察,排上部分軍事訓練役過去雖沒有學過CQB,但教召期間學習、進步得很快,若多加訓練有機會具備達到可作戰的水準,這也讓搜索排的學習風氣、演練默契持續上升。進到下午時段則做槍枝保養,從槍管氣孔、活塞座、槍機、傳動,通槍管等步驟都有;並藉由野戰歸零來調整準星,為隔天的歸零射擊做準備。
步兵206旅全旅動員教召第5天,召員借用國小籃球場進行作戰訓練。(本報資料照,記者鄭淑婷攝)
206旅召員以小組編隊,實施「限制空間作戰」(CQB)操作演練。(取自青年日報)
第六天
整天的打靶課程,起初一個人預計要打20發歸零射擊、三波次共120發快反射擊、加上夜射5發,合計145發,但後來因時間有限,每個人各少打一波次的快反射擊,總發數下修到105發;召員反應,歸零射擊考量時間有限,是採一次打光、再歸零的模式,而非邊打邊調,反應出靶場量能不足的問題。
第七天
因為前一天打靶,部隊上午進行比較少見的彈匣保養,下午則接著槍枝細部分解和保養。此外,召員有和教官討論到主戰、動員部隊在紅色海灘後方的部署,雖未具體描述但強調「非常多層」,即便敵軍成功登陸,要往桃園內陸前進也不會太輕鬆。
延伸閱讀請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