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彈藥有生產就有銷燬,除了透過打靶射擊訓練消耗彈藥外,有些彈藥既不能射擊也不能修整,他們被分類稱為八級品(沒有整修價值或停用的彈藥),這些彈藥最終將進入銷燬程序。雖然是廢品,但這些火藥仍具危險性,同時一次要送入多少廢彈藥也是有限制的,以免銷燬爐不堪負荷造成危安。
軍媒《青年日報》今日公布一張陸軍第4地區支援指揮部的部隊照片,顯示4支部官兵於東山整修所執行彈藥銷燬工作,雖然文字說明不多,但是卻是有關國軍彈藥銷燬作業罕見的官方照片,一窺彈藥銷燬作業的工作環境與實況。報導指出,銷燬作業需透過嚴謹的標準作業程序,以及依投爐相關規範,同時強化意外處置與應變能力,方能增加彈藥銷燬作業的效率。
陸軍4支部彈藥庫東山整修所所長陳少校表示,「輕兵器彈藥銷燬作業」需確遵標準作業程序,且作業人員需時刻保持高度警覺,達成零危安之目標,以確保執行「輕兵器彈藥銷燬作業」的安全與效率。
據《青年日報》早先的報導說明,輕兵器彈藥銷燬分為7大系統流程,包含製程控制、進料、燃燒、廢氣處理、冷卻、PH值控制以及過濾等,藉由不同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讓廢彈處理作業可更有效率、更安全地執行,並避免危安肇生。而投爐作業因彈藥口徑、種類不同,需依據規範限量與速率放入彈藥,避免超過負荷,確保人安、物安原則。
彈藥銷燬流程看似簡單,其實隱藏了許多細節與危險。作業人員首先須穿著防護衣、手套、呼吸過濾器等,接著核對外箱標誌與工令品項是否相符,並將彈藥箱拆封陳列,在監視器鏡頭下,仔細清點銷燬彈藥數量,稍有不慎,即可能引發軍品流向不明嫌疑,因此作業人員必須秉持審慎的態度。作業中除了操作官兵外,還需搭配帶隊官、消防組、救護組與政戰幹部等員在旁待命,以針對突發事件迅速應變處置。
而這些被判定為「八級品」的廢棄彈藥,其實本質上仍屬於危險物品,仍須存放於彈藥庫中,因此彈藥銷燬不止是在處置廢棄品,同時也是幫助國軍將彈藥庫儲容積最大化,以利存放更新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