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專門執行各式水中高難度任務,舉凡水中搶修、水中爆破、水下救援等,頭戴重達15公斤的KM37潛水頭盔,是水械專長班學員必須克服的首要難題。近日,海軍正進行「水械專長班115期」訓練,學員們在昨(7)日實操「水面供氣潛水訓練」,以達到潛的更深、待的更長的目標,同時也模擬了水下救援及重物浮揚等課目。
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115期」學員於昨日進行「水面供氣潛水訓練」,於潛水訓練池完成了各項組合訓練。學員們除了操作KM37深海頭盔、DCS-2潛水控制箱等裝備外,更需熟悉手拉信號傳遞、水下浮揚拖帶使用、緊急狀況處置等專業課目,模擬水下船舶救援、打撈作業,確保未來執行任務時萬無一失。
水械專長官兵須在密閉或受限的空間內執行海底搜救任務,在長時間、大深度的作業情況下,便會使用水面供氣系統。有別於一般潛水裝備,水面供氣系統通過臍管與岸上設施連結,不僅能提供潛水人員持續性的氧氣源,也讓岸上人員能即時掌握水下狀況,因此訓練中亦特別強調團隊合作,也安排學員輪流執行各不同角色的任務,培養跨角色的專業認知。
軍媒指出,學員於課程中須分別擔任潛水總監、通話手、紀錄手、控制手、潛水員及潛水助手等職務,協力完成水下浮揚拖帶作業。
潛水人員透過為浮力袋充氣以減輕重物的方式,有效降低水下作業的負荷,同時也能確保人員安全;水面控制手則操作DCS-2潛水控制箱,結合主氣源管、備用氣源管及通信等管線(統稱臍管),與潛水員佩戴的KM37深海頭盔聯繫;潛水助手則謹慎處理臍管,避免尖銳物與潛水平臺邊緣割斷潛水員的氣源。
此外,為強化緊急應變能力,也特別將氣源中斷緊急狀況納入操演環節中,由學員運用測深管實施緊急氣源供應,並善用手拉信號及水下通話系統進行即時通聯,潛水員透過拉扯臍管發送不同頻率的信號,每種信號代表不同的指令,確保岸上的潛水助手能迅速做出相應處置,排除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