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漢光41號演習落幕 柯永森:國軍戰略、新裝、訓練、防衛韌性獲驗證

2025/07/18 15:08

國軍「漢光41號」演習期間,第三作戰區的陸軍機步269旅聯兵二營15日上午進駐新北八里一帶,模擬解放軍自台北港登陸,部隊由CM34雲豹甲車掩護轉進後方陣地,演練進行「縱深防禦」。(本報資料照,記者陳逸寬攝)國軍「漢光41號」演習期間,第三作戰區的陸軍機步269旅聯兵二營15日上午進駐新北八里一帶,模擬解放軍自台北港登陸,部隊由CM34雲豹甲車掩護轉進後方陣地,演練進行「縱深防禦」。(本報資料照,記者陳逸寬攝)

羅添斌/核稿編輯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今(18)日中午結束,有別以往受颱風襲擾而中止,今年除部分兵力支援南部救災外,其餘常、後備部隊皆依作戰進程實施演練,圓滿達成任務;國防院學者柯永森分析,今年的漢光演習除循往例作為部隊訓練驗收、新型裝備戰力展示的平台外,在軍方高層的戰略想定,以及軍、民防衛韌性的驗證方面皆有足夠成效。

原文「探究「國軍漢光41號演習」執行意涵」由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委任研究員柯永森撰述,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

國軍於7月9至18日動員2萬後備軍人,舉行創史上最長「漢光41號」實兵演習,演練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等防衛作戰軍事行動,並結合城鎮韌性,驗證軍民整合作為。但部份軍退人士在媒體批「漢光演習嚴重脫節,勞民傷財、「作戰方式與現代戰爭脫節,應跟上時代腳步,及「因演習無法即時救災,是天譴等言論被媒體引用為「強調台灣軍力落後。軍退前輩愛深責切之情可理解,但提高言論被誤引的理性警覺屬必需。本文從「部隊演訓目的探究「國軍漢光41號演習執行意義。

年度訓練總驗收

「勤訓苦練、「保衛國家安全」是耳提面命的軍人天職。國軍各級部隊依「年度訓練大綱」,規劃部隊駐地、基地訓練課目,藉年度測考,瞭解訓練成效,找缺失,提供改進建議、追蹤複查,精進部隊戰力。「漢光演習則是年度訓練流路的重要項目,是透過「兵科協同作戰與「軍種聯合作戰等演練,驗證防衛作戰計畫「可行性及「可控性,發掘聯戰指揮管制機制及戰力間隙,予以改善;另藉由臨機或突發狀況(如後勤補給中斷、無應援部隊),磨練各級人員緊急應處能力,落實練力、練技、練指揮目標。

陸軍航空602旅17日於「漢光41號」演習期間,接獲命令降落台中山區某處,實施野戰熱加油整補暨地獄火飛彈掛載作業,驗證持久作戰能量。(本報資料照,記者廖耀東攝)陸軍航空602旅17日於「漢光41號」演習期間,接獲命令降落台中山區某處,實施野戰熱加油整補暨地獄火飛彈掛載作業,驗證持久作戰能量。(本報資料照,記者廖耀東攝)

結合演習課目,展示新式裝備戰力,展現拒止能力

「戰力展示」是歷年漢光習演習的重點課目,用以呈現建軍成果。今年爰往例,將已成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結合演習排程,於台中石岡演練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課目;53工兵群在淡水河河口至上游,演練3道阻絕設置,及爆破等河道阻絕。

13日將2023年美國對台軍事援助(FMF)人攜式刺針飛彈,納入海軍陸戰隊中樞防衛操演;並公開中科院研發生產「陸劍二」野戰防空系統、「雄三增程飛彈」等多式裝備;同時將未納入演習動次的陸軍新式裝備M1A2T戰車,於新竹坑子口靶場實施120公厘戰車砲實彈射擊,藉以熟悉裝備性能,展現國軍強大戰力與拒止能力,明確向敵人釋放「若要武力犯台,必將付出高昂代價」訊息,達成「嚇阻」目的。

陸軍裝甲訓練指揮部10日坑子口靶場實施M1A2T在台首次實彈射擊,期間共派出4輛戰車先後實施單車、多車靜、動態射擊,向國人展示裝甲部隊現代化戰力。(本報資料照,記者田裕華攝)

驗證國軍軍事戰略

近年,解放軍機、艦越中線、戰備警巡、大型軍演頻次增加,「灰色軍事威懾」力度漸次加大。面對威脅,國防部3月18日公布總統賴清德先生上任後第一本《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揭示國軍軍事戰略維持(延用)2017年、2021年「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該戰略制訂迄今8年有餘,期間規劃執行140架F-16A/B性能提升為F-16V,並再向美國採購66架新機;另採購108輛M1A2T戰車、29套海馬斯系統及戰術區域飛彈、拖式2B高效能反裝甲飛彈,及中科院自行研發、生產各型飛彈,商規軍用無人機等多項武器裝備已陸續獲得並部署。

在組織方面,陸軍增編「後備旅」、無人機部隊,調整機步營為「聯兵營」,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能力;海軍成立「演海作戰指揮部」;空軍擴編飛彈能量,加速F-16戰機接、換裝任務等新興部隊及新式裝備戰力,得藉由電腦輔助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驗證建軍、備戰的可行性、需求性,再適切調整建軍方向面對嚴峻挑戰。

空軍五聯隊F-16V戰機11日在花蓮基地實施不關俥的「熱加油」整補訓練,並迅速起飛接戰。(空軍司令部提供)

國防韌性與全社會韌性的檢視

此次國防部動員2.2萬人參與實兵演習、地方政府與部分商家配合「防空」及「社會韌性」演練,層面廣泛為有史以來之最。值得關注的是,2.2萬人來自社會不同角落、不同服務單位,長達10天的動員,各單位人力不足,對國家、社會生產力、經濟面帶來之影響,是觀察、評估重點;另面對可能遭「封鎖」與遂行「持久戰武器、裝備、彈藥生產所需組件供應鏈更待檢視、規劃。此即是將「韌性納入演練項目考量因素之一。

今年接受全旅動員教召的陸軍206旅,旗下砲兵營14日在林口麗林國小模擬城鎮作戰,途中召員依狀況下達進行跪、臥、立姿應用射擊演練,並實施「戰傷救護」訓練。(本報資料照,記者羅國嘉攝)

結語

「漢光41號演習是國軍年度盛事,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也是國人關心的年度大事,更是敵人觀察國軍戰力的指標之一。近年國軍辛勤訓練、戮力戰備不容忽視,整體戰力逐年增長是事實,但離國人期待仍有精進空間。至盼戮力不懈,贏回國人對國軍的信心,與對軍事投資的信任。

☆軍武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軍武新聞訊息,請上軍武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