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接大單工期還超前 「船王之子」韓育霖以執行力帶中信遠航
中信造船總經理韓育霖。(記者涂鉅旻攝影、製圖)
〔記者涂鉅旻/高雄報導〕中信造船今年獲得總金額90.5億元的海軍2艘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建造案,更手握總計81艘的海巡艦艇造艦訂單。即使承接規模如此龐大的訂單,中信造船總經理韓育霖笑說,中信造船過去還有提早8個月交付艦艇的紀錄,而這些都仰賴良好的工程管理與執行力,以及對船舶工序的深厚了解。
位於高雄旗津的高鼎遊艇廠,為中信造船建造海巡艦艇的重鎮,原物料、艦艇部件堆疊於高大方正的廠房之中,一艘艘35噸級巡防艇、100噸級巡防艇從金屬板切割開始,經過工匠細心焊接、組裝後逐漸成型;在廠房的另一頭,以海軍沱江艦原型艦為範本的安平級巡防艦後續艦,即使被層層鷹架包覆,其獨特的穿浪雙船體構型仍相當搶眼,員工在鷹架之間、艦艉之上反覆施工,確保海巡署新戰力能如期、如質到位。
海巡署600噸「安平級」巡防艦為中信造船重點業務之一。(記者涂鉅旻攝)
身著輕便的POLO衫、牛仔褲與運動鞋的韓育霖,帶著本報採訪團隊參觀公開廠區,理著一頭俐落短髮的他,與有著「台灣船王」美稱的父親、中信集團創辦人韓碧祥西裝筆挺、長髮飄逸的外在形象截然不同。較少面對媒體採訪的韓育霖,雖不像韓碧祥一樣妙語如珠,答覆敏感議題也相當小心,但由於具備國內、外產業結構與趨勢學養的深厚底蘊,以及從小跟在韓碧祥身邊耳濡目染之下,都讓韓育霖在言談之中,頻展露專業素養及對船舶的熱愛。
雖然「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政策已成為帶動國內產業的火車頭,國內三大造船廠也因新造艦案與後續艦量產案受惠,惟面對國內、外產業競爭,仍須有一定底氣才能生存。韓育霖表示,中信造船的工程管理能力與執行力一向很高,員工也有不錯的向心力,而且創辦人韓碧祥自造船基層工作起家,對於船舶工序相當清楚,技術上並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未來能否持續獲得訂單,才能長遠經營。中信造船承攬海巡署龐大訂單,仍能如期、如質交付,甚至超前進度。圖為施工中的35噸級巡防艇。(記者涂鉅旻攝)
除了甫得標的2艘海軍輕型巡防艦,以海巡署艦艇為主要業務的中信造船,手邊還有600噸安平級巡防艦、100噸級巡防艇、35噸級巡防艇等造艦案,包含已完工交付的艦艇在內,這三型海巡艦艇的採購總數高達81艘。即使承接這麼大量的訂單,中信造船還是游刃有餘,韓育霖笑說,過去中信造船還曾有提早8個月交付艦艇的紀錄,但為配合海巡署人員訓練,現在都「順順地做」,讓新、舊戰力得以賡續。
相關新聞請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