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防秘辛》親駕魔改XA-3「雷鳴」是什麼感覺?戰機雖小卻很先進

2024/06/20 10:56

親自駕駛魔改XA-3「雷鳴」是什麼感覺?1990年代,身為「雷雄小組」一員、並少數開過這架飛機的楊肅祺就分享,比當時許多飛機還先進。圖為編號0902的「雷鳴」二號原型機。(圖片取自漢翔航空)

相關新聞請見

國防秘辛》駕A-3攻擊機掛空射雄二飛彈 空軍「雷雄小組」任務曝光

國防秘辛》超稀有空射雄二飛彈 竟成美售我空射「魚叉」飛彈關鍵

空射型雄三持續驗證 是否量產須視國軍需求

記者劉宇捷、涂鉅旻/專訪

AT-3系列與XA-3「雷鳴」攻擊機在我國航空發展史上,是一款國造的多功能測試載台,在1990年代,身為「雷雄小組」一員的楊肅祺,就曾經是極少數親自駕駛過「雷鳴」攻擊機的飛行員。AT-3系列噴射機雖然機體較小,但在「魔改」後也能具備超先進雷達航電,以及甚至超越戰鬥機的武裝威嚇力,親自駕駛它只能用有夠先進來形容。

XA-3雷鳴攻擊機是一款非常特殊的飛機,其機體雖然很小,也僅具備沒有後燃器推力的商用噴射引擎,但為了能掛載打擊飛彈,編號0902的二號原型機在機鼻內安裝了一具金龍-66(應為美軍AN/APQ-66)雷達,並更換了座艙螢幕顯示面板與新興的「抬頭顯示器」(HUD)。隨後,另一架編號0825的AT-3也進行了相對應的升級,更名為AT-3B。

1990年代擔任35夜攻中隊「雷雄小組」飛行官的楊肅祺受訪時分享,當時駕駛到這2架「魔改機」是非常先進的,其機載的雷達可探測到50幾公里外的目標,比當時我國的戰機看得還遠。(記者劉宇捷攝)

「抬頭顯示器」(HUD)為座艙前一塊透明面板,會匯集顯示飛機的各種飛行數據(圖中螢光綠資訊),據楊肅祺教官分享,XA-3「雷鳴」攻擊機上配備這個東西,在當時算是非常新穎的。示意圖,非雷鳴照片。(圖片取自DVIDS)

在1990年代擔任35夜攻中隊「雷雄小組」飛行官的楊肅祺受訪時分享,當時駕駛到這2架「魔改機」是非常先進的,座艙顯示螢幕非常新穎,也是當年少數能具有抬頭顯示器(HUD)的飛機,所有的飛行資訊在眼前一目瞭然,而且機載的雷達可探測到50幾公里外的目標,比當時我國的戰機看得還遠。

楊肅祺說,當時XA-3與AT-3B攻擊機都能在左、右翼下,各掛載一枚空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由於彈體又大又重,使用商用引擎的攻擊機飛起來頗為吃力,起飛都要滑行很長一段才能抬頭離地,飛行靈活度也比沒掛載時差別甚大,若在空中發射一枚彈體後,也會大大影響飛行穩定度;不過楊肅祺說,這款攻擊機有個液壓配平的設計。

「液壓配平」意思是指,當飛機出現左右重量與阻力不平衡的時候,飛行員在調整操縱桿的水平姿態,以及腳舵的左右姿態後,可以啟動液壓輔助,將壓力調整至剛好可抵消的程度,即使飛行員鬆手,飛機的飛行姿態也不會歪掉,完成配平後,飛行員只需按照正常出力操作即可。

「雷鳴」攻擊機的機翼與機腹下共有五處掛載點,可攜帶火箭囊、機砲囊與各型炸彈;而後來的XA-3與AT-3B攻擊機也能在左、右翼下,各掛載一枚空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漢翔提供)

XA-3在製造上同樣採用鋁合金與超輕的石墨纖維複合材料,因此在整體操控性能上能夠輕盈不少。在航電系統方面,引用了包括超高頻通訊系統、敵我識別器、戰術導航儀、極高頻全向測距儀、儀器著陸系統(ILS)等一應俱全,這些東西很多都是當時戰機或是未來戰機才有的系統。

然而,XA-3與AT-3B作為攻擊機,並未把防禦技能點滿,楊肅祺說,當時他們駕駛的飛機,並不像先進戰機具備雷達預警系統(RWR),換言之,若被敵方雷達鎖定,「怎麼突然被飛彈打下來的都不知道」,真的升空,就要做好會「回不去」的打算,也算是這型飛機的一大缺點。

一張珍貴的照片顯示,編號0901的「雷鳴」一號原型機,正進行空投武器射擊試驗。(漢翔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