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上稿 06-16 18:23<br>更新時間 06-17 08:51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美國海軍驅逐艦鍾雲號和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蒙特婁號,3日航經台灣海峽,遭中國海軍7500噸052D型飛彈驅逐艦蘇州號近距離阻擋挑釁。中方軍艦一度逼近,甚至冒險加速橫切到9200噸美艦「鍾雲號」的前方,相距不到150碼(約137公尺)。究竟蘇州號有何能耐敢與美加海軍單挑?自由《軍武頻道》以圖解軍事新聞方式,帶您窺探解放軍第一款具有神盾戰鬥系統性能、建造最多的主力驅逐艦。
超過20年的研發改進
在1970年代獲得蘇聯技術協助建造一系列051旅大級飛彈驅逐艦後,在1980年代與各國關係尚好的時期著手進行各項技術的引進、實行國產化並在研究上兵分兩路,一為現有技術的小階段躍進,也就是隨後建造的兩艘052旅滬級飛彈驅逐艦;二則是新一代飛彈驅逐艦的論證,以花了近10年建造的唯一一艘飛彈驅逐艦旅海級051B型,而艦上射控系統搭載的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代表中國海軍已經有基礎研製與西方神盾戰鬥系統同階級的軍艦。
051B雖然沒有搭載垂直發射系統,並與旅滬級相同僅有點防空能力,只在船首B砲位有寬敞的平台為垂直發射系統預留空間。但作為新一代飛彈驅逐艦的實驗艦,中共軍方進行了大膽的設計,船艦外觀嘗試匿蹤化而變得簡潔俐落。而原定駐香港分隊旗艦的定位,據稱是當時首艘具有聯合指揮能力的編隊指揮艦。
肉眼可見的技術進步
051B下水五年後,江南造船廠建造兩艘近6000噸052C型飛彈驅逐艦,艦上搭載了四面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垂直發射系統,代表中共海軍首次具有遠程區域防空能力,並進入神盾戰鬥系統戰力世代的行列,因此052C也被稱為「中華神盾」。
而052C原以為只是過渡性艦種,因為同一階段又有與051B相同構型、與052相反的2艘051C下水,直到7年後,才又有第二批次的052C下水,確立了艦隊主力的地位,除了江南造船廠搬遷的因素之外,也是因為造船廠採取新的建造模式。同時,受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各國的技術管制與軍事制裁,部分裝備改由從烏克蘭進口,變成全面的蘇系化。而052C變成了中系船艦外觀的標誌,即擁有西方歐美系船艦簡潔外觀,巨大的蘇系武器又使軍艦留有剛毅的形象。
另外,052C搭載的蘇系武器也使其神盾戰力尚未成熟,儘管中共軍方向來原則上不會公佈性能細節,但仍可從外觀推敲。例如,其6個八聯裝的垂直發射系統為像左輪槍的輪轉式,每個系統一次只能發射一枚;同時只有冷發射能力和防空飛彈,因此反艦飛彈則位於船艦中部採斜發模式。另外,其相位陣列雷達有個弧形的殼罩,這是用來裝滿冷卻雷達的冷氣,外罩一但破裂就會過熱。同時,直升機庫也不夠大,因此小艇必須置於中部舷側的露天平台,破壞匿蹤性。
到了052D型,則加大相位陣列雷大面積,其殼罩也不再突起;垂直發射系統變為冷/熱共通發射,並具有多枚同時發射的能力,較不用擔心冷發射彈出飛彈後點火失敗掉到艦上、防空、反艦飛彈和反潛武器也一併整合到發射系統中;垂直發射取消輪轉式的設計,機庫因此從左側移到中間,內部兩旁可收納小艇;更多的傳感器被整合,船頂較052C更為乾淨;船尾後方也有更多空間可收納拖曳聲納,具備反潛能力。
艦隊定位
052D的系統及武器配置、管理方式等為後續的各型中共軍艦帶來規範,其外觀甚至跟萬噸的055飛彈驅逐艦僅有整合式桅杆和匿蹤煙囪的差別。052D依據中共軍方「平台通用化、裝備模組化」的設計方向,成為具有防空、反艦及反潛三合一能力的通用軍艦,預計將建造37艘以上,成為未來艦隊主力,並與055形成「高低配」的互補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