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世界的軍事裝備百百種,但從歷史脈絡和生產體系來分,主要可分成歐、美、俄三大主流派系,近年則有積極外銷,搶佔世界軍備市場的中國系和以色列系裝備,而日系裝備向來則自成一格,僅在國內流通。但說到自成一格,歐系裝備也不遑多讓,隨著歐洲沒落,美國的崛起,歐洲再也沒有無限的財力,來支持軍備科技研發,因此它們往往藉由歐洲合作的方式來分攤經費,也不積極追求次世代的技術和裝備,而是在優秀的成熟技術內尋求創新組合,將其發展到極致。
歐洲的戰機和軍艦正是這一道路的典型成功果實,其中歐洲戰機颱風式,則是西歐主要軍工國共同合作的結晶成果,不僅技術共享、生產線和後續的後勤維修保養,以及升級計畫,都可以在整個歐洲進行。
而歐洲戰機的前置翼無尾翼加三角主翼的鴨式飛翼佈局和氣動力學,正是在發展較久,卻也較不穩定的飛翼技術上尋求最佳的極致配置,將不穩定的特性擴大發揮,並利用電子科技彌補它的缺陷。歐洲諸國並非跟隨美國道路,追求全新的匿蹤及向量噴嘴技術,而是採取這種解方,省去大量研發精飛的同時,也能確保自家戰機在世界取於前沿地位。
由於歐洲戰機的特殊發展歷程,《世界名機系列—歐洲戰鬥機颱風》作為完整的圖解書籍,除了解說戰機的各式部件及裝備,也需要介紹歐系戰機的發展脈絡,讓各位一窺颱風戰機的同時,也能概略的認識歐洲個時代的主流戰機;同時,優於其特殊的計畫進行方式,本書也從產業面及製造面來介紹颱風,使得讀者對於颱風戰機能有全面性和深入性的理解。本書兼顧了科學、商業及人文的層面說明,不僅讓觀眾了解裝備的同時,亦能提升知識內涵,是圖解書籍中少見的優秀系列作品。
由日本知名軍事專業出版社—IKAROS旗下之軍事航空月刊—Jwings所特別編輯出版的「世界名機系列 Military Aircraft of the World」專書,由博聞塾有限公司取得繁體中文版版權在台發行。全書共有近9萬字以上的詳細解說、超過210張以上的照片及插圖介紹,除詳細介紹EF-2000颱風戰機的武裝配備、雷達及感測器系統、發動機、座艙等等細節外,還包括歐洲各國的研發用機以及各國型號的差異、發展過程及配備情形、實戰紀錄等等。另額外以介紹產業鏈的方式收錄EF-2000颱風戰機的生產線過程,內容相當豐富,是軍事航空、模型製作等領域的最佳參考書。而本書的繁體中文版更是採用全日本規格印製,其書體更好的書頁、品質及更多的色彩,除了是一本圖解書,也像是一本寫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