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我國海軍大氣海洋局於今年台北國防航太展中,展示出我國與民間廠商合作研製的首架「水下滑翔機」,該裝備不只能大大提升我國海軍的水下長期偵蒐能力,同時該載具主要結構由我國自產、自製,具完整設計、生產供應鏈,為我國國防自主重要研發之一。
綜合《軍聞社》及《青年日報》報導,此次於國防館中展出的「水下滑翔機」,具備長時間作業、大範圍蒐集、高隱匿、低成本維運、快速機動及多元的水下偵蒐等特性,可為海軍蒐集水文資訊情報,影響聲納模式選用及戰術的運用。此外,該裝備亦具備隱匿特性,在水下可執行超過1個月的任務,提升海軍因應水下作戰及情報蒐集的能力。
「水下滑翔機」是由海軍大氣海洋局與貫閎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製的特殊水下載具,也是我國首架水下滑翔機。該載具於民國109年3月開始研發,歷經數次的港邊測試及海上實際驗證,最終於民國112年4月將研發成果交付給海軍使用,目前廠商生產線已達量產水準,可隨時生產投入至軍事任務中。